当前位置: > 岁月
宰相叶向高与闽中学子(下)
【发布日期:2020-03-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两位村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首府,那知守门的士兵拒不让进,磨蹭了数天,相爷大人总算格外开恩,在后堂大厅召见了两人。当证实他俩为救灾筹款而来,叶向高立马翻脸不认人,还大骂他们慌报灾情,企图中饱私囊。两人虽百般辩解,此时叶向高正在气头上,不由分说叫差役把两人枷锁了,将其押送回乡,并捎信一封,要福清县官“量刑” 处置。
  一干“人犯” 缓缓地进入福清地界,乡人见两人戴着枷锁,莫名其妙。有人大骂叶向高不念故土、绝了后路。然出乎意料的是,乡亲的骂声音未绝,当天下午那两位代表已满脸春风地回村里来了。原来,叶向高已久闻家乡遭灾,乘两位乡亲来京之时,巧妙地将黄金夹藏在枷架里,做成了“金枷锁”。因怕走漏风声,路上惹来麻烦甚至招来杀身之锅,才使出了瞒天过海之计,只是苦了两位老乡。叶向高在给县官的信上表示将金枷锁献给灾区人民,以尽一点微薄之力。消息传出,乡人莫不拍手称快。
  戏对状元

       天启元年,叶向高回乡探亲,路过福州时天色已晚,他不想惊动当地督台,正想找个幽静处权且住下,忽闻新科状元、闽侯人翁正春刚好省亲在家,遂来翁宅看望。谈笑间,叶向高说:“老夫今晚恐怕进不得西门了。”翁正春听出了话中之意,知他要留宿于此,便应声而答:“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却成了朗朗上口的上联佳句,无形中将了叶向高一军。从字面上看,联中每一个字都有一个宝盖头,要圆此对,须下联每个字都有同一的部首或偏旁,内容上亦须与此相配,文义通畅,这是非常难办的。叶向高不愧是斗对高手,只见他把掌一拍,即对曰:“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
  饭后,翁正春吩咐摆上棋盘,两人边下边聊,直到深夜方休。翌晨,叶向高思乡心切,急着赶路,翁正春一路相送,出城门外一池塘边,叶见塘里几只鸭自由自在地遨游,便对翁道:“翁公昨晚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这数字对看似简单,要对上它还可真不容易。翁正春俯视池塘、水不扬波,正寻思作答之时,恰好池中一条大鲤鱼跃上水面,惊得浮鸭飞蹿而逃,他触景生情,即对曰:“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说罢,两人哈哈大笑。
  几天后,翁正春专程前往看望叶向高,两人去石竹山游览,走到东张时,遥见远处山里有个炭窑,窑顶冒着滚滚浓烟,叶向高手指炭窑道:“窑孔吐烟腾百蟒。”翁听罢,觉得联句独特新颖,赞赏不已,正要寻佳句应对时,偶见一股泉水从炭埕流出,水顿时被染黑了,他心生灵犀,理趣地对曰:“炭埕流水化乌龙。”
  两人继续前行,快到石竹山时,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把山岭上的翠竹刮了个东歪西倒,叶向高随吟道:“竹本无癫因风散发。”这即景之作,既生动、又形象,且借竹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宫廷腐败、党争不断的不满,翁正春赞叹之余,一时竟无法应对。待爬上山顶,他看到松树上飘落着雪花,触动灵感,即答道:“松原不老为雪白头。”叶向高明知翁是借物颂己,却不好置评,但他内心里甚是佩服新科状元的聪明才智。
  白银辨人

       叶向高为相后,来找、求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众口奢望他无法填满,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叶向高夫人俞氏有个侄子柳玉,长大后无所事事,就天天缠着姑妈,要姑父弄个小官当。有次,夫人带着侄儿来见向高,说:“侄儿长大了,你给他捎个差做做吧。”叶知此子不学无术,想试试他的心地何如,就从兜里取出二两白银给他,柳玉见钱喜不自胜,拿了钱就跑。叶向高又取出二两白银给仆人马细职,细职接过银子,随手用它来垫桌脚,使桌子得以四平八稳。向高见状,八百正经地告诉俞氏:“夫人,若真给官位,宁可让细职,不可给柳玉。”俞氏不解地问:“这却为何?”向高开导她说:“刚才你也看到了,柳玉见钱眼开,抓了就走;而细职想到的是把钱用在什么地方好。由此看来,细职若为官,纵然无本事,也不会害民;而柳玉一旦戴上了官帽,定会抓钱不放,必然成为贪官。因此,柳玉天大事可干,就是不能当官。”俞氏听后,觉得在理,遂不在为侄儿求情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叶向高告老还乡后,柳玉以为寄望姑父给官的希望落空了,便自暴自弃,天天躲到酒楼茶馆里鬼混。一天,他喝得醉醺醺的,不付酒钱就颠三倒四地走了,酒家来讨酒钱,他便拳头相向,结果致老板一命呜呼。柳玉也被定成死罪、打入死牢。俞氏获悉后马上来找向高:“老爷,出大事了,柳玉醉酒打死人了,怎么办呢?”叶向高听后吃了一惊,叹口气道:“唉,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有什么办法呢?”俞氏见老爷撒手不管,激他说:“这事是你惹出来的,当年不是你夸下海口,说天大事都可干,哪有柳侄今天的胆大妄为,还不是以为有你当靠山吗?”向高不好辩解,就反将她一军:“看你当姑妈的,一顿饭也不送过去,还说我呢?”
  在兄弟的哭求下,俞氏无奈,只好提着篮来探监,狱长见首辅夫人前来,不敢放行,立刻快马上报,知县慌忙出迎,他谦恭地说:“卑职误听凶手是刘(音同柳)玉,实不曾想会是尊侄俞柳玉。”意下若早知是您侄儿,也不至于定成死罪。诰命夫人虽没入仕,但耳濡目染久矣,深谙为官之道,当然明白县令打的腔话,假意自责道:“惭愧啊,侄儿伤人致命,奴有何颜见人。县尊阻奴探监理所应当,我也断不敢违制,就此告辞。”她故意将“伤人”两字提升了声调、拉的很长,经验老到的县令也不挽留,表现出一副公正无私、不妥协的姿态。他是做足了表面文章给人看的,回衙后,他按俞氏“伤人致命”的“点拔”,把状词中“酿酒打死人命”改成“酒醉误伤致命”, 将柳玉的死罪改判为徒刑。在这件个案中,叶向高虽然没有出面,但由于夫人的出现,后来成为了阉党攻击叶向高“执法不一、网开一面”的箭靶和口实。
  破人墓地

       万历四十四年,莆籍国师陈经邦逝世,终年七十九岁。消息传到京都,万历帝十分悲痛。遂钦定左右相叶向高,李九我两人前往兴化吊谙。
  陈经邦的墓地在仙游郊尾,距莆甚远,安葬那天,两位相爷一路上要按兴化风俗扶灵上山,行戴孝跪拜之礼,早已窝了一肚子气。到达墓地后,叶向高察看墓地四周山青水秀,对面群山衬托成半个大孤圈,好像半月弯月围着墓地转。墓脚下一条小溪流水潺潺,不时溅起片片浪花,给人一种古雅幽美的感觉,站在溪底下看墓,隐约可见两只凤凰欲飞向天际。听陈经邦家里人讲:此墓穴为“双凤飞天”一旦遗骨入土为安,甲子内人丁增万,富贵齐全。叶向高想起陈经邦生前一向风流倜傥,京城又盛传陈与母后有染,如今逝去还本性难移,讲究风雅,嫉妒之心油然而生,遂叫李九一起站在凤的左翅上用力折腾。哪知凤凰经不起这两颗天上星宿的重压,折断了翅膀:“双凤飞天”的风水遂被破了。
  归隐

       叶向高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首辅,他曾多次上书反对矿监、税监,屡与魏忠贤抗争,曾保护了一批官员免遭阉党迫害,被阉党指为东林党魁。面对朝廷乱局,他几次调解党派斗争,深感力不从心,于万历四十二年辞官,天启元年再为首辅,天启四年因遭排剂去官。
  后来,人们在肯定叶向高历史作用的同时,也有人评他是嫉贤妒能、耍弄权术的奸臣,到处破人风水、戏弄下属的无赖上司等,民间对他的评价也贬褒不一。
  叶向高致仕返乡后,他的挚友董应举因受不了魏忠贤一伙的迫害,也愤而称病告假。叶以为董身强力壮,正是为国出力的时候,亦无党争之痕,不应消极处世,遂写了着名的劝董公出山一文,董永举看后深受感动,遂打消了辞官念头,为国为民办了不少有益的事。
  弘治年间,闽中发生大旱,当地群众苦不堪言,帝着钦差大臣偕郑纪到仙游体察民情,途经福清时,隐退在家的叶向高会同县令,山珍海味百般接待,借此讨好钦差大臣,企望他在皇帝面前替福清多多美言,为地方发展注入正能量。郑纪却安排乡人煮山莳供奉钦差大臣,这种山莳外形与芋头相似,又苦又辣,钦差大人难以下咽,便带回两个山莳回朝廷。钦差据实向上呈报福清、仙游情况,皇上据此认为福清富足、仙游贫穷,遂旨准减去仙游赋税三年,使叶向高为家乡努力的愿望破灭。
  自此之后,叶向高再不问政治,潜心写书,着有《说类》一书。公元1627年,叶向高病逝,享年69岁。□陈光庭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