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衙后”寻古
【发布日期:2020-03-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郭大卫】
  古老的莆田县府北侧之“衙后”路,与其相交叉的“县巷”,形成一个直角的几何态势,两条街道紧靠于县府,顾名思义取其名字为“衙后”。其街道为东西走向,西端与胜利路(古称南马路)相接,三叉口为“衙桥头”,为“九头十八巷”之一;东面就是“社衙头”中间的“长寿社”为止。两端“头”夹着一条小街,起到承左启右的作用,形成哑铃状,无疑的其交通作用非同一般。前数年人们为了简约便于记忆,干脆把后街与衙后合而为一,统称为“衙后”。这样的话,“衙后”路由原来的约有200米,再延展出去共约500米,与北大北街(古称井头巷)相连。形象地说,两条街道合并后,其形状犹如“h”型。有人将这条长街称为“顶衙后”及“下衙后”,以“长寿社”为界,清楚地把两头区别开来,泾渭了然。
  “衙后”路西端临近雷山,实际上属于雷山之南麓,因此,这段地方有些陡坡。“衙后”路之中间有处三门井,泉水甘甜可口,供应周围市民饮水,难怪圣路加医院(今莆田市儿童医院)、培元小学(今梅峰小学)和圣路加卫校(即省妇幼卫校,后迁址太平山麓,后并入莆田学院,今址为莆田三中)等单位驻集于衙后附近,与衙后相邻的桃巷(今为荔城区防疫站),曾为洪景浩律师故居,洪先生民国时期毕业于北京法律学堂,先后在南京、上海、香港、厦门等地任律师,解放后聘请为省文史馆馆员。
  “衙后”路西端之南侧原来是一排商业店铺,地势高峻,是县府南北及东西交通要冲。1959年政府兴建商业百货公司大楼(俗称“高楼”)。殊不知,这里原来居住一户江氏人家江镜波,他早年参加福州辛亥革命,后考入保定军校,参加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就在江家对侧三门井旁边,有一姓郭人家郭宝庭,与江镜波为同窗,亦是保定军校毕业,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同一小街出了两位陆军少将,难得罕见。往东约有60米处,为收藏家、篆刻家、诗人游介园故居。游氏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秀才,翌年补一等廪生,曾任江西省税务局长,因收藏丰富便取“碧藏楼”,为于右任先生所书,着有《莆阳派印存》和《抗日印史》等,解放后受聘为省文史馆馆员。
  就在游氏居所附近,乃为宋绍定五年(1232)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的故居。原莆田县工人俱乐部(今荔城区职工中专学校、区农业局、区信访局)之左侧以前是卓氏祠堂,沧海桑田,卓氏的建筑早已销声匿迹,卓氏故里与游氏旧居竟然成为公产与私宅相交错,莫衷一是。
  再往东数十米,原是“林氏远志药局”,局主林少琬为兴化府医,嫡传后代林仰周(廪贡),曾任莆中、砺青校医和惠儿医院医师。昔日的莆田还有“运泰药局”和“志泰药局”三家,担负着卫生健康、医药销售、防疫保健等社会功能,现在居然成为一片市井民居。
  继续朝东约50米再拐北10多米处,有一片明代古建筑群,疑是明布政使陈玄藻居第,这条小巷可通至庙前。这是一座坐西朝东三进五间厢的明清古屋,旧志书载,斯乃陈玄藻祠堂。根据《莆变小乘》记述,明末清初时期,邑人朱继祚举兵反清复明,其子朱宪管参与抗清斗争,结果兵败失城。朱宪管被清兵四肢钉在门板上致死,其妻亦施以毒刑。从此,陈家衰败而变卖家财于宋、龚两家。
  回到“衙后”中段之北侧,那是清末举人吴台居第。大院落分为两座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四间厢双层楼,另一座为二进四间厢院子,原购于富商。解放后被变为公产,设立莆田县邮政局,至今尚在。吴台是吾莆清末民国时期“四才子”(即林翰、吴台、张琴、关陈谟)之一,他为北京大清法律大学堂首届毕业生,先后任北洋政府外交部会计核算司行走、总务厅科长,兼任庚子赔款清华大学基管会主任,后调任朝鲜汉城总领事馆领事。后供职于福建省建设厅主任及司法部机要秘书,解放后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
  临近于“长寿社”约20米处,便是昔日的“万有酱油店”。社衙头前后还有“恒春”京果店、“仁美斋”文具店等老字号店铺,还有食品、药品、饮服、纸店、糕饼、香烛,以及裁缝、理发、五金、服装、电器修理等一条街。
  追溯历史,衙后路之名始见于明弘治《兴化府志》和清乾隆《莆田县志》二书。属县府左厢,民国时期易属长寿铺,曾改为“壶兰路”。解放后更名为“翻身路”,“文革”时期改称“立新路”。1980年复称“衙后路”,1992年,荔城旧城改造衙后路西段大约百米长,两边进行改造,南侧改为商业店铺,东边保留公产房屋,即现在的荔城区检察院,北侧全部改为商业店铺,经营家电、家具及书店等。
  县府设立,衙后路成为城里东西通衢大路。县官们看好这条街道,在明成化四年(468),兴化知府岳正为进士卓天赐并其父叔与受封立“重恩坊”。十八年之后,御史刘信为进士李仁杰、高昂、方彬、黄荣、周轸、陈裕、宋岳及吴玉荣等立“应奎坊”。尔后也许说是街道滥设牌坊,有伤地脉风水,县府在衙后与县巷交汇处立碑禁建牌坊,又将长寿社前路面加土2尺,以便承受梅峰雷山涌来的风与水,这样过于迷信反而影响后街和大路等居民的流水排洪。这种人为改造,倒是违背自然风水。
  每每望月时辰,市民们在家门口能够听风赏月。中段里的工人俱乐部经常放映电影,礼堂里时有举行乒乓球、康乐球、象棋等比赛,成为当时莆田这一带的文化中心。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