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想起当年“大跃进”
【发布日期:2020-03-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蔡柔远】
  19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号。那年我还在读小学,并且亲历了“大跃进”。在 “大跃进”的年代里,提出了“一天等于二十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豪迈口号,我虽然才十来岁,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就投入到了“大跃进”的洪流中。
  全民炼钢。为实现超英赶美,全国开展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机关撤销了星期日,服务行业实行一天24小时营业,号召全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干、苦干、拼命干。接着,机关、学校、农村、工厂、企事业单位,一座座小高炉拔地而起,高炉群遍及城乡。别看我们年纪小,同样也投入了大炼钢铁的运动中。在沁后小学,教师厨房前的空地上,也建起了一座小高炉。我们小学生与几位老师一起,每人带着一个洗脸盆,来到枫林小学前的小河旁去淘铁沙,铁沙是沁后大队和枫林大队的社员,从涵江三江口徒步挑回来的。然后一小部分挑回沁后小学,绝大部分用于梅岭、林外的十几座高炉炼铁。炼铁是要用木炭的,大人到萩芦梅洋去烧炭,学校也安排我们到“明厝祠”(沁后与渭阳交界处的一座道观)旁边砍树烧炭,而且还日夜轮流守在炭窑旁。尽管举全校师生之力,钢水仍然没有奔流。用当时的话说,没有炼出钢水就是“炼乌龟”,炼出了钢水才叫“放卫星”。最后老师只好动员学生,把家里的铁件尽量多一些带到学校。当时我背着母亲把一支小铁锤偷偷地捐了出去,其他的小同学同样也拿来各式各样的小铁件,放入炼钢炉,烧成废铁渣,后来还虚报炼出钢铁153斤,向梧塘学区报喜,掩盖了劳民伤财的真相。
  围剿麻雀。当年提出:限期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把麻雀定为四害之一加以围剿,县里动员机关、学校、干部、职工、公社社员、居民、学生等全体出动,大打一场围剿麻雀的人民战争。那时,每个山头都布满了人群,人们敲锣打鼓,网袋、竹竿、火药枪等一齐出动。我们小学生被安排在田野中间敲打脸盆,庆幸的是邻居蔡金训技术好,用火药枪打死三只麻雀,也算战果辉煌,于是生产大队向涵江人民公社除四害指挥部报喜。
  告别扁担。一天,接到县里通知,把各种车子(汽车、自行车、手推车等)全部集中到梧塘“墓灵池”大广场,召开“告别扁担万人誓师大会”。会上,人民公社社长作动员报告,宣布:“从即日起告别扁担,把扁担放进历史博物馆,并从即日起实行车子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会后,生产大队强调每家每户都要有 “鸡公车”(即独轮车),由于政策“左”得太离谱,社员们做不到。他们还是用扁担挑肥下田、挑秧插禾、挑番薯苗上山栽植等,告别扁担成了空话,扁担仍然是农村里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
  大办公共食堂。在“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思潮里,有人提出“千斤稻、万斤薯(亩产1000斤谷,亩产10000斤番薯)”“一担肥一担粮,1000担肥1000担粮”等一系列的大跃进口号下,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浮夸风。在报纸上刊登了某地亩产水稻10万斤的报道,我们公社也报了亩产2000斤(按照当时的水稻产量仅亩产500斤)。后来,听大人在院子里议论,为了欺骗上级,有的生产大队特地安排社员,三更半夜把另外几块地里的水稻都移到一块地里,堂而皇之地做给参加“现场会”的领导看。“现场会”后,主办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每人还获得一块上海牌手表的奖励。既然各地“大丰收”,上级决定以生产队为单位,大办公共食堂。并宣布:“公共食堂是共产主义萌芽,吃饭不要钱,放开肚皮吃饱饭。”这样一来,一个生产队,方圆几里,几百人集中在生产队队部开饭,因为米饭过硬,老人小孩吃不下去,苦不堪言。吃了一两个月之后,生产队就没有粮食了,接下来,天天就是包菜(卷心菜)和“地瓜干”一锅煮,再后来出现了大面积水肿病人,公共食堂只好解散。
  这些事例,是“大跃进”年代的一些小片断,如今早已成为历史,只能留在六十五岁左右人的记忆中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