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朱官登与“文雅堂”
【发布日期:2020-03-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德成】
  自唐圣历天宝二年置县至今1300多年以来,仙游就有诸多名家载入史册,单收入《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辞典》就有20多位,而御授殊荣的唯有清代宫廷画家朱官登。
  朱官登,鲤城镇洪桥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博学多才,能诗善画,擅长山水花鸟,尤爱画竹。一生追寻元代画竹名家柯九思墨迹遗风,匠心探索吸取其艺术内涵,注重原野写生,饱览大自然旖旎风光,剖视竹的生长,风雨节气的变化,品味气质,感悟灵性,独钟竹韵。数十年坚守观竹、画竹、颂竹,师承传统,走出传统,铸就自己的风格,成为画竹名家。他创作的《风声竹韵图》(如上图)冰肌劲节,清逸高远,风声竹韵,更妙的是配上平生画竹感悟诗,行草洒脱,书画合璧,足见画竹的神奇功力,可谓上乘的代表作。他以高超的画竹艺术赢得同僚的推崇和社会的好评。据传同治皇帝亲鉴佳作,赞誉“江南画竹第一家”。难怪闽籍同僚挚友林则徐时而造府拜会,玩赏字画、笑谈艺事、品茗吟诗,夸其人品,增进情谊。
  官登平生爱好书画金石,家藏不少诗书、古玩和字画。有明史可法、黄道周等12名臣木刻书法屏条。蔡襄、朱熹、郑板桥、唐伯虎等名家的字画真迹。与古人翰墨结缘,展示其钟爱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迹和爱国爱艺的情怀。
  由于受阶层的权限,他的作品大都被宫廷珍藏,现除故宫博物院收藏外,极少流散民间。官登年迈告老返乡,融入“文雅堂”文化场馆,传承先祖文化遗风,倡导诗书画学术交流,颐养晚年。
  “文雅堂”,朱家先祖性田先生开设,是一家从事文房四宝、书画篆刻和裱褙古书画的文化铺。地处城内繁华地段,以店为铺,厅堂作坊,距文物古迹仙游文庙、蔡襄祠不远,是个宜居宜商的地方。南来北往的人甚多,以诚信为本,生意通达,很受市民称道,颇亨名气。
  朱可大,字兰影,1910年生,系朱官登玄孙,“文雅堂”主要人物。体型魁梧,身材高大,受家教熏陶,少时勤学“六书”,青年时爱好体育,善画兰竹,尤爱篆刻、书法。在福州师范就读时,拜篆刻名家林半沦先生为师,匠心苦学,遵循规范,牢记“三法”(篆法、章法、刀法),技艺日趋成娴熟。经过几十年实践磨砺,他镌刻的印章朱文、白文相间穿插得体,篆法、章法、刀法有条不紊,精雕细刻,刚劲潇洒,秀逸天然,独具个性,显示他篆刻艺术的磅礴气势,博得书画界的良好评价。求印者以得印为乐,作品200多件流传海内外。解放前,考进上海东亚体专深造,曾在仙游、永安师范等学校任教,培养许多出色运动员。
  建国后,朱可大先生加入手管局辖属的工艺社刻印组,以治印为业。篆刻艺术精益求精,是现代仙游印坛上一位佼佼者。他思路敏捷,精心设计历史名人名言、古训、毛泽东诗词《长征》、《雪》等印组,博得艺术界人士盛赞。还先后刻制大量歌颂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宣传祖国统一大业,“五讲四美”“计划生育”等印钤,寄托爱国爱乡的情思。他创作的印组、印钤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书法作品在莆田市书画展上获奖。1985年,书法作品在福建电视台播放。作为民主人士,他热心为县政协文史委,县博物馆撰写有关历史资料和鉴定抢救文物。
  历经百年沧桑,朱官登家族繁衍发展,人材辈出,子孙各谋其业,传承家风,铭记祖训,服务社会。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