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当疫情来袭
【发布日期:2020-02-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黄鸿彬】
  新型冠状病毒,看不见的“恶魔”在附体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武汉闭城,以切断传播,控制疫情;各地排查,从武汉还乡的群众,名单几乎是一夜间产生。可见,效率之高,重视之切。那些从武汉还乡的人要求呆在家里观察,不能外出,与人接触。很多地方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疫情之严重,可见一斑。
  面对疫情,作为普通百姓该做些什么呢?这是每个人都应该作出的回答。
  首先,要思想重视,认识疫情之严重性。就目前而言,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还没有特效药。而该病毒潜伏期长,达14天之久。病毒携带者还没有出现症状时,与正常人无异,却是病毒的传播者。如果那些人没有防护,或者是没有防护的与其接,易受其传染。而传染者没有防护,与其接触的也没有防护,就可能出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情况,其后果单是想想就觉得有多可怕!因此,从思想上重视疫情,做好个人防护,是极其重要的。那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儿,也可能会成为涉及他人的公共安全事件。因此,面对疫情,别心存侥幸心理,自以为身强体壮的,没事的,没那么不走运等,没有防护,就游走于菜市场、超市、公园等各大公共场所。
  疫情一旦蔓延,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任何侥幸都可能会夺去人命的!因此,面对疫情,要做好防护,做好消毒工作,尽可能不外出,少外出,外出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等。这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他人的安全考量。
  因此,心存敬畏,杜绝侥幸,做好个人防护。这应该是我们普通百姓应该首先要做的。
  再是保持思想定力,不信谣,不传谣。疫情袭来,心存敬畏,出现慌张躁动心理也是在所难免的。而今,手机的普及,微信、自媒体等传播极其便捷,谁都有话语权,谁都可以是传播者。因此,疫情一出,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其中不乏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甚至有的是为了蹭热点,博人眼球,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比如,“喝板蓝根和熏醋能预防新型肺炎”“呼吁疫情来袭,武汉闭城,交通中断,备足物品,赶紧囤货”“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各种信息,有的讲得有板有眼的,真假难辨。面对此,要有鉴别,如果没有确信,就要做到不传播,别给造谣滋事者以可乘之机。愈是危急时候,愈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传谣,不信谣,保持思想定力。
  还有,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发“灾难财”。疫情来袭,有人借此牟取暴利,大发“疫情财”。远的不说,附近一些商家,借口罩紧俏,营造紧张心理,趁机涨价;大米被抢购,就连糯米、米粉等也不放过,有的价格虚高,也是供不应求。面对此,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干预,发布通报等权威信息,以澄清事实,安稳民心。开展价格监管,出现坐地起价的,可拨打12315电话举报;一些药店推出“限购”方案,主动维护市场稳定等。
  作为普通老百姓,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头脑,不跟风,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作为商家,应该做到诚信经营,让人放心消费。试想想,面对疫情,许多有识爱心之士都给灾区提供必需物资,还有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自愿报名申请加入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而作为商家怎能自私自利,忍心借此大发不义之财?
  最后,要吸取教训,弘扬爱心。据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与吃野味有关。也就是说,是由野生动物染上病毒的。其实,早在2003年“非典”,研究人员从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检测到了SARS冠状病毒。后进一步实验发现,果子狸虽并非“始作俑者”,却是直接传染源。专家由此,呼吁人们不要吃野生动物,吃食要煮熟煮透,但很多人置若罔闻,依旧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大吃特吃野生动物,并且几乎是没有什么不敢吃的。因此,面对疫情,还要总结经验教训,如何应对疫情灾情。
  每当疫情灾情发生,都会涌现出感人的事迹。钟南山,已至耄耋之年,依旧冲在危险第一线,用行动倒逼公共管理更加科学化,引导公众更加理性地面对疫情;无数白衣天使、医务工作者,自愿报名申请加入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义无反顾,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迎难而上。面对他们的冲锋陷阵,我们不妨静心一想,他们谁没有家庭?谁没有父母、妻儿、丈夫?谁没有爱情?谁不知死活?但都顾不得了!责任在肩,使命在心,他们选择了义薄云天,毅然告别父母,惜别妻子、丈夫,吻别孩儿,甚至连最后的告别都没有,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这就是大义、大爱,这就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就是舍生忘死,所向披靡……
  或许,面对抗击疫情的勇士,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但我们要记住他们,懂得用自己的行动去弘扬爱心。
  当疫情来临,需要我们去做的还有很多。作为普通百姓,应该要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多一些防护意识,讲责任,守规矩,不添乱,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来袭。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就能熬过疫情的寒冬,迎来光明灿烂的春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