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两姓 明朝后期,睦邻福清竟同朝出了左右两相——叶向高、李友我,这两位不同姓氏的人乃是同胞胎兄弟,成为地方一时佳话。 据传,兄弟俩未出生前,其父叶某在福清港头开了家旅馆,有位南安人李某成了这里的常客。此人乃地理先生,精通风水阴阳,每到傍晚,他必往对面的山上跑,须臾便回。叶老板颇感跷蹊,就悄悄地跟踪上山,但见李某将一团米饭投向山脚下一处无水的溪涧里,经这一掷,溪涧畔顿时泉水汹涌而出,溪面上起了一层一层的细浪微波。叶某看呆了,前听人言附近有一风水宝地“蛟龙吐珠”, 此必传之龙穴也。叶某是个聪明人,他不动声色,抢先把先祖遗骸移葬此穴。 次晚,李某见龙穴出不了活水,大惊﹕“此必店主所为,饭团出自他手,只他一人知晓。”他后悔自己少长个眼睛,致使唾手可得的“宝穴” 失之他手,甚为痛心。但他毕究是见多识广之人,很快从丧魂失魄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同时,琢磨出了一条亡羊补牢的“妙计”。 几天后,李某从家乡带来了一位秀色可餐的养女,说自己要往外地做生意,将其托叶某“照看。”在旅店相处的日子里,养女见店老板人勤快、本份,旅店生意日见红火,有心与之结为秦晋。一年之后,养女生下一对双胞胎,兄名向高、弟取友我。 孩子出月那天,李某突然“兴师问罪”来了。旅店被搅了个天翻地覆。在乡邻的调解下,叶某同意将小弟友我过继李家。朝夕相处的兄弟因“风水”之故被人为地分开了,友我也从姓叶改成了李姓。 三人同行三宰相 叶向高长大后,经过刻苦的学习,满腹锦绣的他,诗词、散文都写得好。他热爱大自然的美景,时而与人结伴游山玩水、赋诗作文。有次,叶向高、李友我、董应举三人来到连江县青芝(百洞)山,那里古老斑驳的苍天大树,疏疏密密、连枝交柯,非常秀丽,那千姿百态的怪石嵯岈,或像龟、或似蛙、或若猴、或如人,令人叹为观止。三人遂在风景如画的山上住下,边研学、边观赏水光山色。后又听说半山腰有个蝙蝠洞,偶尔会传出奇怪的声音,此音一现,即是对个人后天的预言,十有九准,决意前往一试。 石洞不大,但光线昏暗,数米开外便见不到人影。且越往里走,洞越窄越黑,还不时有一股股阴森森的寒气袭来,不免令人毛骨悚然。正当三人犹豫着要退出石洞时,石洞深处突然传来一种混浊不清的女人声音:“三人同行三宰相。”这声音是从山上传来的,还是从石缝中挤压出来的,他们无从辨认。有史以来,哪个朝代有三宰相的呢?他们茫然不解。以为听错了,但不甘就此罢休,遂继续往前寻微探幽。走在最后的董应举毕竟胆子小,不由回头探望,这时声音又来了:“回头望我为侍郎”。这回,三人听清楚了,以为这是上天的安排,自此,他们便把此际会当作自励向上的动力,自信心倍增。 后来,叶向高和李友我果真当上了左右相(首辅、次辅),董应举是为工部侍郎,是巧合,还是后人编造的故事,现已无从稽考。 竹篙撑破肚 叶向高十八岁那年秋闱中举后,曾上石竹山求梦。梦见赴京会试途中搭上了贼船,被艄公用竹篙撑破肚子甩尸江中。他醒来时惊出一身冷汗,忙去找寺主持解梦。老和尚指点他说:“下山后找耙田的老农一忘便知。” 叶向高闷闷不乐地下山来了,路上遇见莆田涵江来的一学子,闲话中得知他也是来此寻梦,而且巧合的是两人梦境就如同印模里印出来的一样、分毫无差,真是奇了怪了。同一的梦会有一样的结果吗?两人茫然,于是,决心寻耙田老农问个明白。两人边走边聊,不远处,果见一老农在耙田,走在前头的莆田学子性急,人未到跟前声已先到:“嗨,这位老头,我来寺中祈梦,仙人说我搭渡遇劫,被竹篙撑破肚皮而亡,此何凶吉,请你解梦。”此时,老农耙田已满身是汗,听这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傲慢无礼的大呼小叫,心里没好气地应道﹕“那你必定劫数难逃。” □陈光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