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郭清锋)元月5日上午,仙游县枫亭沧溪郭氏宗祠告竣暨祭祖庆典活动在欢庆的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拉开序幕。 来自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代表和莆仙两地近60个村落的郭氏后裔代表近千人,欢聚一堂,传承祖德,兴宗振族。 沧溪郭姓,源籍太原群,奉汾阳王郭子仪为远祖,堂号曰汾阳。唐末咸通年间,郭子仪之裔郭嵩随王审知入闽为官,后裔孙郭恂迁至仙游,为莆仙郭姓开基始祖。宋代,郭恂裔孙郭浴迁居枫亭,官至礼部尚书,并在枫亭开基繁衍,遂成枫亭郭姓一脉。后代郭达斋迁居双溪(今沧溪)官拜太学庠序,誉髦代以贵盛着。据枫亭古代志书、郭姓族谱和存世墓志铭的考证,沧溪郭氏自古忠孝传家,重教兴学。明清两代科甲鼎盛,进士、举人、贡士、邑庠士、邑庠国学生、邑庠增广生比比皆是,其间不乏孝行者,可谓地灵人杰。沧溪位于塔斗山北麓,依山傍水,溪海会流,风景俱佳。当年郭氏先人曾修大水塘,以灌溉农田作物,并于塘中遍植莲花,盛夏时节,莲蓬如碧,格外艳丽,乡人便将这一方土地,美称为莲塘境。古时沧溪地域广阔,兼纳枫亭两大溪流,乡人便将此命名为双溪,而将枫亭地区称为连江里。塔斗山上有楹联云:“绕足双溪流入海,当头一塔立中天。”便是描写这番景致。沧溪因地处沧海之滨,溪海交汇,港口繁忙,沧溪港成为当年莆仙地区四大古港之一。传说宋端明殿学士蔡襄在筑洛阳桥后,将部分余石通过沧溪港运至塔斗山,就曾赞曰:“此乃沧溪也”,溪故得名,村落也因溪名而称为“沧溪村”。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沧溪郭氏恢复回族身份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沧溪郭氏回族努力拼搏,砥砺前行,多次受到省级表彰: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村”;2005年被福建省司法厅、民政厅授予“ 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6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 民主法治示范村”;2010年被省政府授予“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宗祠祭典恢复,沧溪郭氏宗祠成为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也成为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发扬民族凝聚力的场所。通过祠堂文化、族规家训,传播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使宗祠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成为陈列书画、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成为增进宗亲邻里情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 人之有宗,姓亦有祠。沧溪郭氏宗祠,建于清光绪年间。在百年风雨中,已然残破不堪。此次枫亭沧溪郭氏宗亲重修宗祠,既是对中华历史遗迹的补救,亦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