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通讯员 陈国孟)12月21日晚8时,寒风萧瑟,仙游县枫亭镇海安村老人活动中心内却是一片暖意融融,曲乐悠扬,20多位老人家正围聚一团,在村网格员蔡明霞、朱素英指导下共同学习十音八乐演奏技艺。68岁的朱瑞宁大娘乐呵呵说,“以前吃过夜晚里就是看电视,现在不一样了,每晚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学习练曲,很热闹也很开心,多亏了村网格员办起这个老年公益培训班!” 笔者在现场看到,老人们操持着各式传统乐器,手起音扬律动,二胡、八角琴、三弦、竹笛等不同乐器配合默契,吹拉敲弹尽显技艺。网格员蔡明霞与朱素英二人在旁边耐心地讲解、指导十音八乐演奏技巧。悠扬的十音八乐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观看,或温婉文雅,或韵味悠远,或慷慨激扬……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我们两个人喜欢传统乐器,也学过十音八乐,看到村里很多老人家闲暇之余无事可干,就想着教教大家演奏乐器,丰富晚年生活。”蔡明霞告诉笔者,为贯彻落实县里部署开展的“网格+为老服务”工作,弘扬和传承莆仙优秀传统文化,今年9月份起,她俩经与枫亭镇综治(网格)中心商讨决定持续举办十音八乐老年公益夜间培训班,她与朱素英二人负责执教,并邀请有演奏经验的民间老艺人义务培训,时间为每天晚上七点半至九点半。 就此,这个老年纯公益培训班开办起来了,现已吸引了村里28位老年学员参加培训,零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据了解,接下来,公益培训班将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参与教学,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给村里的老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充分满足老年人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 据了解,唱腔柔美、曲乐悠扬的十音八乐,既是莆仙地区传统民间艺民间说唱曲种,又是器乐演奏的乐种。“十音”又称“十番”,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十音”与“武十音”两种。“八乐”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俗乐,以“十音”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除了打击乐器外,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也有“文八乐”、“武八乐”之分。2014年,莆仙十音八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