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蔡襄与宋仁宗
【发布日期:2019-10-3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劲松】
  蔡襄与宋仁宗年纪差不多。他俩年轻时候都曾经为国家的振兴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史》说,蔡襄是天圣八年(1030 年)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1036 年,“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 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不言仲淹之非辜,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1043 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蔡襄传》)
  那时,蔡襄才25岁。面对国家危在旦夕,他心急如焚。于是,他写了《四贤一不肖》,公之于众,誓与祖国共存亡。所以,蔡襄是宋朝的大功臣。
  蔡襄这一招令人叫绝!作品一箭双雕,既批判了高司谏,又敲了当朝宰相吕夷简一下,还拉了宋仁宗一把。这是因为维护廷议制度,确保群臣议论国家大事正常运行,是谏官职责。吕夷简身为宰相,竟然搞一言堂,破坏廷议制度,却没人管,所以,这是谏官失职,工作没有地位,应该问责。在那时,高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时,吕宰相长期独断专行,谁也不敢得罪他。刘太后死后,吕江山易变本性难移,继续破坏廷议制度。所以,批判高实际上是敲吕,清算吕,一箭双雕。当时,宋仁宗身为东京天子却被人架空,大权旁落,腰杆子硬不起来,所以蔡这一炮是拉宋仁宗一把,帮了大忙。不打不相识,他两人友好关系正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蔡襄等人无私奉献精神说明,宋朝士大夫忠君爱民,不怕死,在斗争紧要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拯救国家,拯救人民。出版家甚至还把那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术都拿来响应,加入战斗,威力无比,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吕宰相独断专行,范仲淹等人遭受打击,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的信息。所以,这次反腐败斗争烈火是蔡襄点燃的,煽风的却是出版家,没有他们鼎力相助,全国人民那会那么快得到这样的信息?而且蔡襄和宋仁宗办事效率高,不仅挽救了国家危机,而且还出台了庆历新政十大政治纲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成为了新政的骨干分子。所以这个政治局面的出现,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是仁宗盛治的重要标志。
  “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契丹,即辽国,是宋的友好邻邦。1004 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亲征,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 提出和议。宋真宗当机立断,派人和辽谈判,于十二月订立和约。与此同时,还答应给予无偿援助, 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此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宋仁宗继位时,宋辽友好关系得到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仁宗盛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版家发行《四贤一不肖》印刷品时,刚好辽国使者来到东京,买了几张带回去,粘贴在幽州馆,让国人关注宋朝事态发展。
  老子的慎战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汉高祖刘邦取得政权后,对匈奴施行和亲政策,便是典型的例子。有了这个政策,汉匈关系友好了,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才能顺利进行,文景之治才有可能应运而生。
  文景之治是这样,贞观之治也是这样,唐和突厥、吐蕃等的和亲政策有着重大意义。
  那么宋朝呢?宋人好读书,有着自己新鲜的独特的答卷,辽是宋的友好邻邦便是一例。
  在宋初,宋朝就拥有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火药武器火箭。据《宋史》的《兵志》记载,公元 1000 年,即宋真宗咸平三 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藜,造船务匠项輨等献海战船式,各赐緍钱”,受到奖励。之前宋太祖开宝三年(970 年) , “兵部令史冯继昇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三十年后,火箭终于试验成功,具有使用价值,增强了宋朝军事实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唐福奉献新千年的一份厚礼。
  又据《金史》卷 113 记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大兵又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 为龛,间可容人,则城上不可奈何矣。人有献策者,以铁绳悬‘震天雷’者,顺城而下,至掘处火发,人与牛皮皆粹进无迹。又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此二物云。”那时,金国拥有了两种新的威力无比的火药武器。这说明, 在上个千年到来之时,对于宋、辽、夏、金来说,火药武器在军事的应用,那是家常便饭。因为谁不去研究它拥有它,谁就会马上被开除球籍。其结果,上个千年一开始,中国就变成了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历史上的中国人却从来没有在外建立殖民地,留给世界各国的是反对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光辉形象。他们怎么会那么优秀?因为印刷术帮了大忙,让中国从宋初开始掀起读书热潮。赵匡胤好读书,他建立的宋朝也好读书。《论语》《孟子》是宋时小儿读物。宋仁宗于 1030 年首创启 用《大学》《中庸》为单行本,赠送给新科进士以后,小儿读物从此又增加了两本。许多人从小时候开始都读了许多书,接受了亲民爱民、慎战等思想教育。没有印刷术的帮忙,他们怎么会变成世界各国的和平使者!
  蔡襄也是这样,有了印刷术的帮忙,年纪轻轻就挑起了历史重担。《宋史》说,蔡襄“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复五塘溉民田, 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住。” 庆历五年四月,蔡襄知福州;七年十一月,出任福建转运使,宋仁宗把全面建设福建的任务交给蔡襄完成,显示出了这位年轻天子的长远战略眼光。
  宋初,曾派若干转运使赴各地供办军需,事 毕即撤。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 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以前,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高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宋仁宗让蔡襄“改福建路转运使”,授予高官,是为了庆历新政在福建的全面落实。所以,我们就要把那时福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变化和蔡襄的实干精神联系起来。蔡襄任转运使时认真落实新政,使福建面貌焕然一新,后又回到京城任职。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是中国的东南大门、保家卫国反侵略的前线。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胜利,证明了宋仁宗长远战略决策的正确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