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人民公安来自人民,人民公安也为人民”,这是莆田市公安局南日派出所民警王桂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怀揣着藏蓝警察梦的东庄莆头半岛渔家小伙初入警营,脸上虽然稚气未脱,但身上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入岛工作三年以来,1993年出生的王桂煌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执法办案,调处纠纷,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妥善处置各类警情上千起,成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60余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是领导同事都夸的小能手。这一切的小成就都来自王桂煌的勤奋好学,兢兢业业,热心善良。
2017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王桂煌来到莆田市公安局南日派出所报到。虽是科班出身,但他仍是虚心好学,结合专业所学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执法办案法律法规,这使得刚入警不久的他面对各种疑难复杂案件都游刃有余。即使遇到难题,王桂煌也会认真翻阅法律法规寻找答案,或者抱起有经验民警经办的案卷虚心学习,亦或者打电话向法制大队的专业人员请教。殊不知,在王桂煌的办公桌头一直叠着被他写满笔记厚大笔记本和几本被他翻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王桂煌就是这样,面对难题不弄懂不休息,不吃透不罢休,把每一个案件都办得合法合理,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感受到公平正义。用他的话说,要充分运用法律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1月,南日派出所陆续接到报案称电动车电瓶被盗,分多处被盗,共计十几个。所领导高度重视,指派王桂煌参与案件的侦查,此时的王桂煌工作刚满一年,他已经逐渐完善自己在执法办案的各个薄弱环节。这起案件是他的试金石,他和同组民警不断研判案情,断定这是流窜、多次作案。于是王桂煌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现场走访调取监控,终于在一处房屋拐角处监控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驾驶车辆的轨迹,但在监控中只看到犯罪嫌疑人的背影,无法看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脸。这时案件的侦办陷入僵局,王桂煌咬住青山不放松,结合自己在大学所学的图侦课程以及盗窃现场的相互位置关系,推断出犯罪嫌疑人行踪的时间表,终于在另外一处街道监控找到了该案嫌疑人清晰的体貌特征,锁定嫌疑人具体身份并迅速将其抓获归案,犯罪嫌疑人对系列盗窃事实供认不讳,成功追回电瓶,领导和同事都竖起大拇指。
虽说科班出身的王桂煌是个办案能手,但工科出身的他不善言语,曾一度陷入矛盾纠纷调处的难题之中。为此王桂煌经常下乡到自己的片区与村里的老者交谈,体会古老朴素的哲思,了解辖区的状况以及矛盾纠纷痛点所在,甚至为此王桂煌迷上了最下饭的聊天综合节目《圆桌派》,这些都是王桂煌为工作所作出的努力,王桂煌将这些所学运用到农村矛盾纠纷的调处中,在日复一日的值班处警中,王桂煌逐渐成长为农村矛盾纠纷调处的能手。
执法办案、调处纠纷,王桂煌有着自己长期摸索实践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日常接处警以及日常工作生活期间,王桂煌始终相信善良是最大的人品,遇到小孩走失、老人迷路等,王桂煌都会施之以援手,是个温暖的小太阳。遇到马路上有障碍物,他便会立即组织清理,是公共安全的维护者,更是人民的保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