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新闻
聚爱心兴学育桃李 三学子捐出奖学金
李耕故里开展大学生交流座谈暨奖学活动
【发布日期:2019-08-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晚报讯(通讯员 陈国孟) 8月23日,李耕故里度尾镇奖教助学协会携手镇团委、镇扶贫办举办以“点亮心灯明前路,携手逐梦共奋进”为主题的度尾镇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暨奖学金发放仪式,全镇共有59名优秀大学生获得9.9万元奖、助学金,有效达到了鼓励学子奋发读书、形成重教兴学的良好氛围。
  地处木兰溪上游的仙游县度尾镇自古地灵人杰,如宋代兵部侍郎陈谠、工部侍郎余崇龟,被誉为“莅官之范”的南宋名臣姚宗之,明代户部尚书郑纪,清朝“八闽雕龙始祖”郭怀,有“南李北齐”之称的现代国画大师李耕等。该镇现有中小学20多所,度尾中心小学曾获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学校,前年该镇农家子弟严炜锋考上清华大学更是创造了寒门出高才的传奇。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激励学子向学及资助困难学生,奖励在本镇教育教学贡献突出贡献的全镇中小学教职工,前年教师节前夕该镇奖教助学协会成立,以“尊师重教、奖教奖学、发展教育”为宗旨,在全镇19个村居和全国各地的度尾外出乡贤及各界热心人士慷慨解囊下成功募集资金260多万元。自成立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多形式的活动宣传教育,激励本地学生勤奋学习,如去年教师节期间首度举办奖教奖学助学大会,表彰奖励了年度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及先进办学集体,全镇共有60名优秀教师、十佳人民教师,34名高中考成绩优异者及3所人民满意学校受到表彰奖励,营造了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
  在当日的奖学金颁奖仪式上,度尾镇奖教助学协会对往年贫困大学生33人和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11人,今年考上985、211本科学校11人和研究生4人等59名度尾籍优秀学子颁发奖、助学金,其中往年贫困大学生每人1000元、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每人2000元,今年考上985、211本科学校和研究生的分别给予每人3000元、5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奖教助学协会会长杨光开勉励获得各项奖学金的学子们戒骄戒躁,立鲲鹏之志,更加勤奋,不断超越,学到真本领为振兴家乡贡献力量,并以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的形式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北京大学研究生吴清鑫等4名返乡往届大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同时也为家乡的发展方向开展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建议;陈梅、林泽等3名大学新生代表表示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馈家乡。同时,该镇党委副书记庄龙炜还带领这些优秀学子参观屏山村党建示范点和扶贫基地、天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李耕故居、洋坂工艺一条街等,他们无不被彰显乡村魅力的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成就陶醉,纷纷表示要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
  乡贤爱心兴学育桃李,学子获奖感恩转身捐。最感人的是,当天,3位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的学子获奖后,争当爱心使者,共转身捐出奖学金1万多元给镇奖教助学协会,用于家乡奖学助学,赢得满堂喝彩。他们都感激地表示:“愿尽自己绵薄之力,鼓励帮助度尾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好好读书,不忘家乡父老的殷切期盼,未来能够更好回馈家乡,回馈社会。”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据该镇党委书记官金华介绍,镇里将持续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遗余力抓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发动乡贤为度尾镇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激发教师传承优良的教育传统,激励勤奋学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人才,将教育打造成度尾镇一张亮丽名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