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莆田最早的电影院——涵江戏院
【发布日期:2019-08-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涵江地处河海交汇和水陆交通枢纽,宋代即已形成市集,清康熙重开海禁后,海运贸易迅速发展,莆田、仙游二县和周边的农土特产出口和消费品进口,均通过三江口港转运,激发涵江商贸大发展。1932年,宫口河建成河港,成为莆田及周边的商业集散地、内河运输的中心,不仅豆饼、桂圆、洋油等各种商行云集于此,而且在这里经营进出口贸易的着名商号就有80家。不仅莆田、仙游人聚集在宫口河老街上做生意,连上海、宁波、福州、温州、厦门、泉州等外地商贾也在这里跑生意,商肆繁华名闻遐迩,遂成东南沿海商贸重镇,有“小上海”、“东方的威尼斯”之称。昌盛的贸易,云集的商贾,繁忙的商务,需要身躯的休闲和疲惫的释放,当时宫口河岸两边的娱乐生活也在迅速发展。在宫口河边的远东大旅社不仅规模大客房多,设备齐全,还不时有小型歌舞、杂技、舞会在小礼堂表演,生意很好。当时宫口河非常繁荣。
  这时候,经济实力雄厚,生意行当精明的“泉美”、“通美”豆饼行老板,涵江富商陈镜平(俗名湖泉),看准了影戏产业的盈利,于民国20年(1931年),在涵江宫口河南岸以西即靠近寿泽桥桥头边的一段地带,兴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涵江戏院,据说,其建筑投资费用约为银元二万多元(大洋)。占地面积并不大,只容纳500个座位(含月台座),设有放映室、发电机房(自已发电)、售票处、收票处及小卖部等。当时涵江戏院很少演戏,以放映电影为主,与其说是戏院,倒不如说是电影院更为确切。从此,涵江人开始接触电影了。它开启了莆田首家放映电影的先例,成为莆田第一家电影院。那时,涵江人都叫看电影为“看电光影”。无声电影在涵江面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争相观看,据说也引起县城有钱人对电影的新奇和兴趣,男女来观者摩肩接踵,持续满座近一个月。
  据说涵江戏院所放映的影片,是向厦门电影商租用的,每片在涵江放映二三天。每天分日场(下午)和夜场定时放映一场。当时票价:大人每张0.1元(或0.08元),小孩半价。戏票(电影卷)隔场作废。所放映的影片内容,大都是故事片,如《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关东大侠》《女镖师》等影片,当时电影不仅是黑白的,还是无声的,而且没有字幕,观众只好从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去理解剧情,很多人看不懂。为此,戏院聘请一位讲解员,坐在月台边,当剧情发展到关键处或转折点,用铁皮喇叭筒以清晰的、生动幽默的莆田话予以讲解,这对影片的放映效果非常重要,因为影片没有声音,画面上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结果等,只有通过讲解才能使大多数观众看明白。一个讲解员要扮演几个角色又要与画面同步对白,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或说的慷慨激昂、或说的伤心落泪,或讲的情切意绵,或讲的忍俊不禁。由于生动的讲解,激发了观众的感情,因而在放映结束时,经常听到观众的赞许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