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搭台 美食唱戏
追寻莆阳美食记忆暨荔城首届地方特色食品推介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日期:2019-05-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核心导读:5月4日,在第十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主场馆外展区举办的追寻莆阳美食记忆暨荔城区首届地方特色食品推介活动(以下简称“莆阳特色食品展”)圆满收官,招待持证参展游客18万余人次,实现创收约50万元。本次地方特色食品推介活动以“兴化好食材,爱上蒲滋味”为主题,历时6天,展现了莆田最地道的美食风味,传承并弘扬了莆阳传统美食文化。活动由莆田市荔城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莆田市荔城区商务局指导,莆田市荔城区食品药品行业协会主办,是荔城区首次举办该类型推介活动。
沟通协调,精心筹划
活动筹备初期,莆田市荔城区食品药品行业协会积极沟通并提请莆田市荔城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莆田市荔城区商务局三个单位作为指导单位,指导单位的各位领导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活动筹备、进展情况,积极指导“莆阳特色食品展” 工作的组织与推进,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制定详细的监管方案,确保活动期间食品安全。协会及时与莆田市亚博服务展览有限公司协调、对接,密切配合,落实每个细节和工作进度。对于存在的困难及时上报莆田市荔城区政府和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上级领导积极予以协调解决。
经过前期的筹备后,协会组织召开会议,鼓励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明确举办“莆阳特色食品展”的目的,阐明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倡议单位会员建言献策、齐心协力办好这次展会。在多方支持下,“莆阳特色食品展”得以有序、顺利地开展。
集体亮相,点燃现场
活动现场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共50家参展,集聚了兴化米粉、手工线面、泗粉、盐卤豆腐、西天尾扁食、油炸豆腐、手工豆皮、红团、方糕、南少林素饼、南少林功夫禅茶、花生油、炝肉、煎包、妈祖糕、春卷、枇杷膏等200多种莆田特色美食,在每家展位左上角上都挂着各自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上岗工作人员的有效健康证。
“参展的企业都‘持证入场’‘亮证经营’,以保证食品安全可溯源。”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荔城分局局长陈鸿霖说到,每一个美食制作者从食材选择、制作工艺、成品呈现,都在安全的基础上,为传承莆田饮食文化而来,为还原地道风味而精心准备。
游客黄小姐在品尝红团时告诉记者,此次美食节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这是只做莆田特色食品的美食节,向大家展示了莆田纯天然地道美食所特有的乡土气息,向大家展示了代代相传的民间古法技艺,更让大家品味到儿时的回忆,逢年过节的温暖,家乡的味道。
美食文化,声名远播
参展商家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向更多人展示他们的产品,让更多人肯定他们的努力,希望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多多举办。
“荔城第一次举办地方特色食品展,许多商家也都是第一次参展,对于协会和商家们而言,都是第一次尝试,是一次勇敢大胆的尝试”。协会秘书长李云钦说到,“莆阳特色食品展”的圆满举办,不仅仅在于集思广益,创新创意,促进商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感情、提升凝聚力,更是为商家及协会以后的办展积累经验。同时,促使商家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经营,在保留其产品的传统精髓基础上加以创新,用更高的食安标准、更优质的产品品质融入市场经济,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协会会长黄建森表示,莆田市荔城区首届“莆阳特色食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区域特色食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商家的品牌效应,更是大力传承和推广莆阳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将莆阳地方特色美食文化中的“大”和“美”展现出来,让子孙后代对传统美食制作工艺、美食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是让八方来客了解莆阳特色美食的最佳途径。
晚报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林芳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