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南宋状元的家国情怀(2)
——纪念黄公度诞辰910周年
【发布日期:2019-02-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祖泉】

  仕途坎坷


  然而,黄公度“一朝成名”的背后何止是“十年寒窗” 的艰辛,更是授官后的坎坷仕途。
  状元及第后,黄公度被授签书平海军(今福建泉州)节度判官,兼南外宗簿。他初入仕途时,左仆射兼枢密使(即左相)赵鼎就对他十分赏识,两人诗书酬答,来往极为密切。当时秦桧晋升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兼枢密使(即右相),和赵鼎面和心不和,但对黄公度也很看重。后来见他和赵鼎私交甚好,颇为遗憾了一阵。从此以后,秦桧对黄公度心存芥蒂。
  黄公度刚刚上任,就有从虔州(今江西赣州)、汀州(今福建长汀)一带数百流民涌进平海,守将以为是饥民作乱,想率兵镇压。但公度极力劝解,他通过调查后,认为这些流民只是一般平民百姓,为生计所迫才到处流浪,如果把他们逼急了,反而会引起聚集为盗,所以,他力主开仓赈济,饥民无不感激其恩德。
  不久,黄公度调任泉南签幕,时泉南太守汪彦章仁厚勤政,公事之余也吟诗作词,与黄公度时有词作唱和,感情极为融洽。可是,就在这年10月,赵鼎受秦桧排挤,辞去宰相,出任浙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秦桧“机窥深险,外和而中异”,大肆排斥异己,仕途风波顿起。
  黄公度虽僻处闽南居官,心中仍不免为那些正直而不幸的朋友们担忧,为国家的前途担忧。此时的好友汪彦章也移知宣城,黄公度十分怀念,乃作《菩萨蛮》一词聊以自慰:“高楼目断南来翼,玉人依旧无消息。愁绪促眉端,不随衣带宽。萋萋天外草,何处春归早。无语凭阑干,竹声生暮寒。”问茫茫仕途,哪里有明媚和融的春光呢?回答他的,只有秋天傍晚的阵阵寒意。
  几年之后,这寒意就真的袭上了他的心头。绍兴十五年(1145年)9月,黄公度泉幕任满,“召赴行在” 。他深知自己不合奸相秦桧之意,认定此去京城赴任凶多吉少,心中就是一万个不愿意,但“迫于君命,不敢俟驾” 。真所谓去也忧忧,留也忧忧。
  一首《青玉案》就记录下他当时的矛盾心情:“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裛残别袖燕支雨,漫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在进京途中,黄公度行至福建福鼎与浙江苍南交界的分水岭(也称分水关)时,但见落叶萧萧,北雁南飞,想起功业难就,知友飘零,不免百感交集,于是触景生情吟诗一首曰:“呜咽泉流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
  此诗虽写峰岭上的流泉伤心作别各奔西东,但这种分别是暂时的,不久就会重逢在大海中。诗作生动传神地道出了分水岭上水流的特点,赋予山泉以生命和感情,把它们客观上的分流写成朋友或亲人之间无奈的离别,并预言殊途同归,后会有期。
  其时,与黄公度颇有交情的左相赵鼎谪居潮阳。后来谗者谓此诗寓意赵鼎不久将回到朝廷,因无确切史料,不便妄定。但黄公度却因为此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后话。黄公度一路逶迤,抵京述职后,厄运倒也并未马上光顾于他。他被授秘书省正字,喜出望外,欣然赴任。



罢官归里


  但是,黄公度席未暇暖,便有拍马溜须之徒迎合秦桧之意,参了他一本,说他图谋不轨,“欲着私史以谤朝政” 。原来,公度在泉南签幕时,适逢李侍御举行文会,公度致信祝贺,中间提到自己的“写作计划” :“固将续山林野史,记朝阳之鸣。”这本来是小事一桩,然经宵小之徒穿凿附会,加上秦桧本来对他就颇嫉恨,于是,秦桧一怒之下,便将任职不久的黄公度革职罢官。
  对这一桩冤案,《中国状元大典》一书有此记载。绍兴十五年(1145年)11月,秦桧的爪牙侍御史汪勃上书奏说:“李文会任殿中侍御史的时候,有一天接到了一封信,信上劝他不要仰宰相的鼻息,要敢于提不同意见,还威胁说如若不从,就把他的所作所为记录在野史上,让他遗臭万年。这封信的作者就是黄公度,他意在替赵鼎摇唇鼓舌,包藏祸心,阴怀向背,真令人可怕!伏望陛下特赐严惩。”
  李文会(福建惠安人)也是秦桧的爪牙,秦桧把他安插在言路之上,专门充当攻讦政敌的鹰犬。赵鼎担任过两次宰相,既支持岳飞抗金,又举荐过秦桧,但终因反对秦桧议和遭到了秦桧的无情打击,被一贬再贬,后绝食而死。由于秦桧之流迫害政敌惯于捏造罪名,无中生有,所以黄公度是否真的给李文全写信,替赵鼎游说过,现在已难以考证,但这件事至少可以证明他当时是与秦桧进行过斗争的。
  韩酉山在《秦桧传》一书中也记载了这一事件。秘书省正字黄公度,曾致书御史中丞李文会,可能是希望他立论持正,不可希大臣之“风旨” 。侍御史汪勃上章弹劾说:“李文会居言路日,公度辄寄书喻之,俾其立异,且谓不从则当着野史议讪。其意盖欲为赵鼎游说。阴怀向背,岂不可骇。伏望特赐处分。”绍兴十五年(1145年)11月黄公度罢官。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