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茶油锅灰润如酥
——本草纪事·其二
【发布日期:2018-10-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张金湘】
    鸡,乡下人家就是要养上一群。
    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常常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到处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鸡公”,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即便是附近有人走近或是路过,或是有猪狗之辈靠近,它们也从不吃惊。若是有鹰在天上盘旋,母鸡为保安全,才把鸡仔收拢在羽下,而公鸡依然昂首挺胸,毫不理会。
    鸡们的“伙食”基本上靠的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天一亮,它们出窝觅食,到了傍晚才有可能得到主人喂养的一点“主食”,然后抱窝睡觉。
    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家的鸡金贵得很。一次,为了拯救不被突发而至的雷阵雨袭击的小鸡,母亲被淋坏了。感冒发烧,打针吃药,花了不少大洋。面对我的嗔怪,她振振有词:不然让大雨把小鸡淋死?我哑然失笑:人命重要还是鸡命重要?几个小鸡值几个钱?看病花了几何?真是“会算不会除”。
    所以,我们家的鸡属于“大户人家”,待遇好些,虽然是“素食”,“菜”里没有一滴油,但是有早晚两餐。若是有生蛋的“功臣”还可适时单独享受到一把谷子的“国家特别贡献奖”,并有专人护着它美美地吃完。
    即便如此,每天都能感觉得到鸡们饿得慌。一见到主人提着食物上来,便蜂拥而上,争吃得脖粗肚涨。虽然它们是“小肚鸡肠”,“饭量”却不小,一群子的鸡,一大盆的糠拌凉剩饭或是“杂粮”“零食”等,瞬间一扫而光。母亲对这些“饿鬼”们又“恨”又怜:真是“鸡屁股通海,边吃边拉屎”。气归气,对它们的“饿相”和消化之快无可奈何。
    为了得到舌尖上的美味和给肚子填空,鸡们每天都忙碌在寻找食物给自己“加餐”上。鸡口护粮又成了家家的难题,人们用篱笆把庄稼“圈养”起来。篱笆,在诗句里是“篱落疏疏一径深”的美景;在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里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然而却把鸡们拒之美食之外,使得它们望着金灿灿的稻谷等而却步。
    诱惑是挡不住的,鸡们想方设法偷吃。终于,田主家故意布下的老鼠药、“乐果”拌稻谷等也被一一啄而吞下。
    中毒的鸡很快就如霜打的茄子,蔫蔫欲睡。眼看着鸡“命”临危,母亲便给它们动起“手术”来。她操起“毒鸡”,拔掉肚毛,用剪刀“破肚”,清水洗净肚中的毒物,针线缝合伤口,再抹上已备好的茶油拌锅灰,最后“捣蓝汁”,把“鸡嘴捏成鸭嘴”灌下。如此“外用”“内服”, 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几天后,又是一只抢食的“战斗鸡”。我看着母亲娴熟的操作,心里暗暗佩服她真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外科大夫”。
    茶油拌乌烟(锅灰),温润如墨酥,有很好的消炎、止血、去毒的作用。小时经常看到村里人家的孩子得了“腮鼓”( 腮腺炎),就是用茶油拌锅灰涂抹在肿大的腮帮上,小孩子的两腮被涂抹得看上去就像是戴着两个超大的耳机。孩子们的疼痛很快消失了,看着他们带着“耳机”仍在追逐玩闹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笑,但是见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要是身上长了疮,点了痘,乡下人家也是如法炮制,用上一用。
    现在,牲畜的生活好,不用不要命地去偷吃了;卫生防疫也好了,再也不可能给鸡动手术了。人们有点有小病都是吃药、打针或是直接吊瓶子,谁家还会去用这土得掉渣并且没有科学依据的土方子呢?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