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墙的遐想
【发布日期:2018-08-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墙,是人类最远古的创造,初衷很单纯只为遮风挡雨。
  墙,让人获安宁的同时也拥有温馨,墙内置放隐私也窝藏龌龊。墙矮了,不足以抵挡窥探者的目光。墙高了,却令人生出囹圄的凄凉。墙阻挡了寒风的凛冽,也隔绝了暖阳的和煦。隔离了不速之客,也拒绝了友好关怀。
  文明进步让今天的人们拥有光怪陆离的墙,传统意义上的墙早已被花样繁多的新型材料所替代,以玻璃幕墙为代表的现代建筑正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透明的,半透明的不一而足。聪明的人甚至可以让玻璃幕墙有选择性地滤掉某一频谱的光波,在不同季节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光和热。
  今天,还有一种发明可以让玻璃幕墙两侧的人获得不对等的视觉效果,这种玻璃只允许内侧的人拥有透视的权力。身处外侧的人有时会忽视这一效果,站立于墙前无所顾忌地做出一些本属于私密空间的动作。譬如,整理自己的裤带、对着玻璃墙挤眉弄眼等等。他们浑然不知,这些举动都暴露在墙内看客的眼里。
  现代建筑就是这样捉弄人。
  新鲜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却有另一批人热衷于从陈迹里披沙拣金。近年来,建筑界兴起一股复古的思潮,他们将目光回顾于祖先的创造,倡导用最原始的方式构筑居所。于是生土夯墙这一古老的做法,在一些地方被重新采用。持这一主张的人认为土木建筑就地取材,可重复利用,能降低建筑的能耗。
  建筑师们青睐土墙的关键,还在于他们认为土墙具备呼吸能力。在英格兰乡村,在北非沙漠边缘,在西亚,人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建造土屋旅馆。与苍茫大地互为融合的建筑,给人以归宿感,引来如潮的宿主。
  英伦三岛虽为现代科技的发祥地,但在那里三四百年前的建筑依然随处可见,多为土墙。英格兰人坚信古老的土屋里有祖先的气息,残留着奶酪的清香,墙上存有祖先们用碳棒歪歪斜斜记录下来的春播秋收信息,还有标志着兄弟姐妹不同年份的身高。从这些陈迹里可以读出年份的丰歉,读出家族成员的青春年轮。
  在西亚的许多地区,至今仍以土墙屋为主。他们的村庄里少不了一种叫宣义塔的建筑,亦由土墙建成,被营造在村庄的最高处,显得突兀高大,屹立于地平线上,远远便可望见。塔的营建者将需要教化的要旨,用文字或图腾形式刻画在墙上,籍此净化世人的性灵。
  我国的许多乡村,至今还留着一把尺度,用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那就是建了多高的墙,造了多少间的房。在这一价值判断的引导下,庄稼汉们穷其一生,只为在家乡的土地上垒起自己的墙,建起自己的房。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位这样的木匠,他勤勉劳作省食俭用了三十余年,只为构筑一座有八间厢房的两层房屋。显然,在那位木匠的眼里男人没盖房等同于妇女没下娃。为了争一墙之地,木匠不惜与兄弟反目,墙算是立起来了,同胞兄弟从此却成了陌路。
  其实在乡间,垒墙建房的意义早已跳出房屋本身,建造的过程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族人对新房的参与程度,展示着主人的为人与人品。在乡下,构筑房屋被称为造乾坤,天大的事,离不开亲人的协助,这一过程也为邻里消除隔阂提供良机。乡里乡亲的平时难免积攒下误会、龃龉乃至于不悦。经过一些时日的沉淀与反思,彼此都体会到自己的不是,都有了悔意,需要一个平台去化解。就在参与新房砌基、垒墙、上梁的过程中,隔阂被劳动的默契所消融。亲人的院墙立起来了,彼此心里那堵墙也得以顺势拆除,包袱同时释放,双方都赢得一份轻松与快意。
  千百年来,村居选择以土为墙,有生产力因素使然,还包含着另一层用意。长辈们深谙,百年永固的居所,会让子孙缺少风雨的鞭策,退化成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的懒人。土墙难敌雨水的侵袭,须持续维护,始终有一份不安之虞,方能生生不息。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类的终极目标在于获取最大的安全感与自由度,帝王庶子概莫能外。墙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追求,历史上两位帝王筑过的两道墙,值得一提。
  我们今天大一统的国家是由秦始皇嬴政缔造的,帝国肇建伊始,秦始皇便处心积虑于江山的永固,甚至不惜举全国之力,将断断续续的城墙加以缀连。于是就有了那道东起渤海之滨,西接大漠嘉峪雄关,盘桓于群山之脊的长墙。
  秦始皇构筑长城的初衷在于阻挡胡骑的铁蹄。的确,这一人工屏障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阻止外敌入侵的作用,但墙内的暴政还是让帝国陷入如荼的民怨之中,传位仅至二世,楚人一炬,王朝便轰然坍塌。
  二千年后,中华大地上又出了一位开疆拓土大帝叫康熙。康熙所处的时代,现代科技正在西方快速发展,作为帝国的主宰,面对这一变化却嗤之为奇技淫巧。
  康熙总是端着泱泱大国的架子,蔑视世界的进步,硬生生将自己连同亿兆子民一并禁锢在飞快变化的现代文明之外。
  秦始皇幻想着将自己关在世上最为巍峨的高墙之内,并没有因此得到长久的安宁。康熙没能在领土和视野实现同步拓展,用无知和自大筑就的那道高墙,在坚船利炮面前终究不堪一击。
  可以断言的是墙将伴随人类长久存在下去。世上本无不可逾越的有形之墙,难以逾越的墙都修筑在人们心中。梦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