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理由: 山区交通出行一向是山区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交通不便、出行难仍是制约我市部分山区发展的瓶颈。 随着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我市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改善,特别是省道202、湄渝高速及向莆铁路等的陆续开通,山区交通日渐便捷,但新县、大洋等革命老区因地处偏僻,至今未能完全纳入上述大交通网络。 在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钱庆灿提交了一份题为《建议尽快开通往大洋、新县公交线路方便老区群众出行》的建议。钱庆灿代表说,做为“城市后花园”的新县、大洋等革命老区,这里仍以县级道路为主,在大交通网络上呈现“边缘化”,客观上影响、制约“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通往大洋、新县的客运车辆一般以每小时一班次运行,且受经济成本等制约,目前,大洋大江线可山至新县段已改线停运。大洋始发至莆田、涵江的班车,末班车时间为下午三点,营运时间较短,限制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同时给柴三机、无牌照私营车辆提供市场空间,造成较大安全隐患。当前,这些山区乡镇正在加大现代农业和红色生态旅游开发力度,特别是以闽中司令部旧址、永兴岩及夹漈草堂等景区为龙头的红色生态旅游业提速发展,已吸引大批游客、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培训;利农、国圣、新美等农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山区,人流量逐年增多,加上大洋、新县约4万多常驻人口,对交通出行条件提出更高要求。 钱庆灿代表认为,当前,各级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若不增加公交车的班次和线路,必将加剧私家车出行,给景区造成污染。为此他建议:市交通运输部门应结合年内拟开通往白沙集镇公交线路基础上,开辟大洋、新县客运线路,同时恢复新县至可山段客运线路,并与市级公交对接联运,综合解决上述两个山区乡镇群众出行难题。此外,加快实施“联二支线”,即建设大洋途经新县、连接湄渝高速庄边出口的二级公路,交通部门要紧紧抓住全省农村交通补助政策的契机,加快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缩短项目前期时间,争取上半年全面施工。待道路建成后,可推出红色生态观光旅游专线,增加公交运行线路及班次,构建环山区“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方便老区群众出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