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村官 我的村”
大学生村官陈洪清在基层与记者深情对话
【发布日期:2012-03-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主持人:晚报记者 林双辉

        ◆对话人:陈洪清(钟山镇梅洋村主任助理)

        ◆地   点:梅洋村所在地

        【引题】

    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陈洪清在认真疏理自己几年来的轨迹后说了这句平淡的话。4年之前,他从山村走向都市进入大学深造。4年之后,他又选择了回来,来到地处大山深处的仙游钟山镇梅洋村当“村官”。
 生命本身就是一次被哺和回哺的过程。脚下的这片土地哺育了他,对于重新回到这片熟悉的带有泥香的土地,他不会陌生,如何更好地将十年寒窗和四载深造的知识帮助这片尚为贫瘠的土地和祖祖辈辈生活在上面的父老乡亲们走向富裕,是摆在“大”字号“村官”陈洪清面前的迫切而沉重的课题。
   上周末,记者顺着崎岖的山路试着走进大学生“村官”陈洪清的特殊的内心世界……

        【名词解释】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村官陈洪清素描】

    1986年7月出生,仙游郊尾镇人,2006年9月至2010年7月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校期间年年获得奖学金,并一直担任班干部直至班长,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身材瘦长,架副眼镜,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敢于创新;具备极大的耐心做繁琐的小事,责任心强;正直诚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擅长沟通,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人生格言:知明行笃,立诚致广。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简单介绍一下你是什么时候当上村官的?
    陈洪清(以下简称陈):我201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并参加了村官考试,2010年9月份响应政策号召来到了仙游县钟山镇梅洋村当村主任助理。2010届的选聘生,仙游县共有17人,我们这个集体至今都默默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一年多来,收益颇丰,感慨万千。


        ◆我为什么选择当村官


    记:就业之路千万条,你为什么选择当村官?
    陈:大四时,我和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一样忙碌于找工作,我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因为在学校的时候可能学习能力比较突出吧(曾获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且大学期间年年都获得校级奖学金),跟随多位老师做过规划、制图等,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去一些规划设计类公司可以马上进入角色,几位老师也推荐了一些单位。到我当村官前,我一共换了3家单位,待遇还不错,主要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收获不是很大。我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学到东西,得到锻炼,增加人生阅历。另外一个原因,我觉得最重要的,我家经济不是很好,大学期间拿过国家助学金,得到过社会的帮助,我觉得人应该懂得感恩,并且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感情,所以,我就想去考村官,到农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而且家里人也很支持我,希望我回到家乡,最终如愿以偿。


        ◆我的村


    记:请介绍一下你们村的村情?
    陈:钟山镇梅洋村位于钟山镇最北部,东与游洋镇毗邻,北与石苍乡接壤,村部离镇政府约7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平均海拔640多米,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四周群山怀抱,群众“开门见山”,全村土地面积6000亩,其中耕地1300亩,以种植单季水稻和蔬菜为主;林地3600亩,主要栽种松柏以及各种杂木。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外出务工,主要是从事食品、糕点等行业,留守人员主要从事水稻、食用菌、蔬菜以及特色的藤草工艺品生产等。目前全村人口475户1903人,党员49人,村干部6人,村干部平均年龄达55岁,最小的50岁,村干部呈老龄化,学历最高的达高中,以初中及初中以下为主。全村有低保户29户85人,五保对象5人,有30多户群众住在旧房、破房里面,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有33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村财没有收入,贫困面比较大。
    藤草工艺品生产是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它是充分利用本地藤、草、竹、木等天然资源,通过农民手工编织形成的,如形态各异的鸟巢、房屋、收纳篮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小饰品等,主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一个农民一天大概能赚30元,它既让农民足不出户增加收入来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村留守的村民,妇孺老弱基本上都在从事这一行业),又十分因地制宜、环保、无公害,贴切钟山镇发展生态旅游名镇这一战略。


        ◆我的村官之路


    记:回过头来,请描述一下你最初的村官之路。
    陈:虽然长在仙游,但是报到的时候才是我第一次去钟山镇。刚上钟山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因为这边平均海拔648米,班车要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兜兜转转,随着海拔的升高会有耳鸣感,冬天的时候特别冷,嘴唇都冻裂了,后来才慢慢适应。我在村里面有宿舍,条件比较好,基本上每天都在村里面值班。我们村离镇政府有7公里左右,刚到不久,我自己掏钱买了辆助力车,不管是工作还是走家入户方便多了。
    第一次进村的时候完全是陌生感,为了早日进入角色,我马上开始摸清村情。除了通过现有的文字资料熟悉村里的情况外,更多的时候是去走访,跟村干部多沟通多联系多学习,拜农民为师,跟村民拉拉家常等,效果比较明显。因为村民都很朴实,大学生在农村里面特别是小山村,比较让人尊敬,我想主要是村里面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都出去工作,留下来的基本上是我们俗称的“386199”“部队”,村里的知识断层比较明显,只要你谦虚,放下身子,村民都愿意并且很热情地跟你交流的,比如说办新农保、新农合等,村民不大懂,你只要耐心细致地跟他们解释,帮他们办理,他们会非常感激你,而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我感到农民朴实的让人感动,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这些善良可爱的老百姓尽自己的力气服务好呢?!只要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里。
    其次就是要立足本职,踏实做事。我是村主任助理,首要任务就是协助我们村主任做好平时的村务工作。比如说村里政务公开、党建管理、政策宣传、来访接待、会议记录、报告文件起草、信息报道、文档整理、安全巡逻、后勤卫生等等。农村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事情也是最繁琐的,所以做农村工作,我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一定要真心、耐心、细心、尽心。比如说群众来办理某件事,你就要做好接待登记,包括姓名、联系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等,这样就能及时联系跟踪事情办理情况。
    还有就是要做好任劳任怨的准备。农村条件比大学里面的条件艰苦多了,必须要有思想准备,否则就呆不下去,我们村离最近的集市都有6-7公里,出去买生活用品都要走很长的山路。工作上,大学生村官经验不足,有时候办事难免会犯错误,必须要学会接受批评甚至被误解的准备。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村官二三事


    记:请举一些记忆深刻的村官事。
    陈:有一次在村里值班,我们村的一个老大娘找到村里跟我说她家里没有电好几周了,子女又不在家,向上面反应又没消息,不知道该怎么办,问村里能不能解决一下。我就去看了一下,并跟我们村长反应下,村长说去找供电站,供电站的人说那位老大娘来他们那好几次了,他们也派人去看了,主要是接入她家的一条线断了,需要更换,现在还没有电线,然后我就转达给那位大娘,并跟踪这件事,最后也通电了,她非常感激,称赞我是个大好人,让我很不好意思。后面跟她交谈,她跟我说,这电线原来是她抱柴火进屋时不小心勾断的,怕承担责任。所以,我觉得无论事无巨细,只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也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我们村有个很贫困的残疾人,30岁上下,是一个“武疯子”,发病的时候会打人,他自己的父亲、母亲都被打过。为了安全,他父母就把他用铁链锁起来,有一次他父亲找村干部说能不能想想办法帮他家把他儿子送到县里的精神病院去,因为他们家很穷,实在没办法付起十几万的治疗费用。我也去他们家看了好多次,家里真的是家徒四壁,没什么像样的家具,有一次我上他们家的楼梯,差点摔下,因为缺钱,楼梯都是临时用木板钉上的,很不牢固。人平时都锁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在附近,不管是有没有发病,我相信任何人看过之后都会很难受,我想这无论是对于他还是他家人都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他们这种群体国家有政策,用药可以免费领取,村干部也积极去民政局等部门争取,只要每次用药时到村里开张证明就可以了,所以我就每次都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春节回家过年前我还去他们家给他拜年慰问,他对我也很感激,可惜我只能做这么多,要是我有十几万元就好了,我肯定马上帮他。在此,我希望社会上有能力的人能够伸出友爱之手,多献一份爱,世界就多一份幸福,不幸家庭就减少一份痛苦。我个人认为,农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剪刀差”到廉价劳动力,再到人才、资源的流失,农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尽管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的惠农政策,但落后的农村还是有相当残酷的现实,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农民是最大的群体,只有农民富了,才会有“共同富裕”,希望社会能更多地关注“三农”发展,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下到基层,服务群众,深刻感受城乡的差距、种种酸甜苦辣与困难。
    还有一次经历让我印象深刻,那是我刚来的时候,有一次镇里开计生工作会议,镇里包村领导通知我去参加,会上,领导用本地话讲,我刚从学校出来,一下子懵了,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内容,基本上是书面语式的本地话,基本听不懂。会议结束后,包村领导找我谈话,问我听了些什么,我想他应该有看到我没在听,故意这么问的。我就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然后他就很严厉地批评我说开会怎么能不认真听,不做笔记,这样如何传达会议精神?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后来,我发奋学习本地土话,认真做笔记,不懂就问,渐渐就听懂了“本地话”。我想,其实大学生村官就应该多点乡土气,少点书生气,这样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


        ◆我对村官的感受


    记:结合一年来的岗位实践,你对村官有何感受?
    陈: 广大农村,大有所为。具体有三点感受:一是不要好高骛远,认为到农村一定要做出宏伟的“大业”,其实只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善于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以小成大,求真务实,无愧于心,扎扎实实为农村做好服务就可以了。二是农村比较闭塞,外界的人对农村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我觉得我们大学生村官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向外界传递农村里的千方百面,把外界的目光和帮助更多地导向农村。三是现在大学生还是以农村出生居多,农村飞出“金凤凰”,走出了象牙塔,可是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农村还是农村,照旧落后。吃水不忘打井人,农村是个大舞台,最需要帮扶的还是农村,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任何一个怀揣着为农民谋福利的情、为农村服务的心的村官,一定可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有所为,回馈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体现价值。虽然村官的工资没有城市里上班的同学高,而且条件艰苦,但是我不后悔,它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人生无形的财富和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农村的月亮别样圆


    记:你对大学生村官们有何寄语?
    陈:2004年至今,连续九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国家对农村的帮扶力度逐年加大,而相对于人才济济、竞争残酷、建设日趋完善的大城市,农村显然充满着无限的机遇。我认为,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走进基层一线、下到田间地头、改变农村面貌的生力军,不仅需要帮助农民群众“读懂”政策,更要抓住当前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扎根土地、磨练成长、干事立业,培养和社会基层老百姓的深厚感情,把新的知识技术、思想理念、生机活力注入到城乡一体化上去,把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和憧憬落实在和广大农民一起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把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发达兴旺的火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