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79辆
我市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发布日期:2013-10-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长久以来,我市的非法营运这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令执法部门“头疼”,非营车辆玩“躲猫猫”、施“易容术”甚至阻法抗法,千方百计逃避打击,严重扰乱了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秩序。自7月10日以来,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法营运出租汽车专项整治。猛药一下,痼疾消除。如今,市内各主要路段和旅客集散地已难觅“黑车”踪影,可谓大快人心。

 

 

原状:非法营运现象一度猖獗


    过去,在市区十字街、天九湾、车站、阔口桥区域,非法营运的现象一度猖獗,扰乱了客运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为何这些“黑车”能够滋生,并在一定时期内在我市部分地区蔓延呢?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市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大,非法营运有了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的改变,现有的公共交通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出行的要求。非法营运车辆的乘客主要目的地是各县区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乡镇村以及客流大的交通枢纽等,这表明我市一些交通服务仍不完善。此外,客运班车、公交车的发车班次、运营时间有一定局限性,也让随来随走、随叫随到的“黑车”有了生存空间。
    其次,非法营运的成本低、利润大。由于逃避了各种应纳的税费,非法营运的成本只有合法营运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同时,非法营运的“黑车”多为经济型轿车,其中一些“黑车”车主选择购买二手车,甚至接近报废的旧车用以营运,车主不必投入太多就能营运牟利。
    再次,整治非法营运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打击非法营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遏制非法营运缺乏整体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很难对非法营运形成彻底有效的遏制。执法需要多部门配合,单一部门有时难免力不从心,惩治无法到位,也让非法营运者钻了空子。

危害:黑车违规载客存“四宗罪”


    由于司机缺乏相关资质、车况差等因素,“黑的”非法营运所带来的危害非常之多,严重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黑的”非法营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大多从事非法营运的车主没有从业资格证,安全意识淡薄。且一些非法营运车辆本身车质量较差,多是一些二手车、报废车辆翻新再用。最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这些车主根本无力赔偿,而且也无法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严重损害了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黑的”非法营运扰乱了正常客运秩序。非法营运车辆运营成本低廉,非营车主与合法经营者争抢客源,抢夺市场份额,造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影响行业稳定。
     “黑的”有损良好城市形象。“黑车”等非法营运车辆不仅本身车容不整,易造成城市的“视觉污染”。而且在火车站等人群密集区聚集载客,沿街询问过往行人,有悖于莆田文献名邦的形象。
    同时,“黑的”非法营运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非法营运群体的背景复杂,一些老乡裙带关系较为紧密,甚至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纠集在一起相互“照应”、“帮忙”,形成团伙、帮派,划分“势力范围”。产生了诸如内讧、与其它客运车辆及乘客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暴力抗法等诸多社会问题。

整治:多部门联动打击不手软


     7月10日,市政府成立了由交通、公安部门组成的市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把整治非法营运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着力取缔了非法营运汽车聚集点,严厉查处了一大批“黑车”。截止10月10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700余人次,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79辆、罚款121.8万元。经过3个月的治理,长期盘踞在十字街、天九湾、阔口桥、车站及周边区域的非法营运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
    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市区“黑车”聚集点。提高查处频率与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整治非法营运的工作效果。加强对市区客运站、火车站等旅客集散地监控和巡查,及时处理一些非法营运行为,制止和预防“黑车”欺行霸市现象的发生。
    同时,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市级与县区联合整治。市整治办采取联动联勤,按一星期为一个周期,轮流到各县区开展联合执法,配合、督促、指导各县(区、管委会)开展工作,全面促进和带动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城厢和荔城开展了以市区天九湾、十字街、汽车站等人流量集中地为主的专项整治,效果明显;秀屿区以石城码头为重点,联合公安边防开展了多次整治;涵江区以车站通往山区乡镇为重点开展打击行动;北岸以文甲码头为主严打通往市区非营车辆;仙游县以车站和非法营运“校车”为整治重点开展打击,成效显著。
    在行动中,多部门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由交通执法部门主导,公安联动,与行业协会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形成打击欺行霸市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摸底排查,及时采取措施对违法竞争行为进行打击,遏制非营团伙对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的非法控制和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外,坚持教育宣传,营造声势,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广泛深入宣传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专项行动,鼓励投诉检举,畅通群众诉求和社会监督渠道。在政府门户网站刊登、莆田电视台播放为期10天的通告,同时在省、市电视台、报纸等进行专题宣传43次,全市共出动宣传车1100车次,人员54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70000余份,设立咨询宣传站7个,编印治理专刊7期;还利用信息平台,发动和鼓励群众参与举报“黑车”,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市民咨询、投诉、举报97起。

困难:查处取证难逃避抗拒执法时有发生


    虽然整治“给力”,成效显著,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整治非法营运仍存在着一些困难。目前市区几个重要“黑车”聚集地被冲散,转入隐蔽运输,逃避执法。且由于绝大部分群众和乘客对整治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抱着贪便宜、贪方便甚至是同情黑车车主的态度,帮助作伪证,执法部门取证工作十分困难。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黑的”非法营运人员为了逃避责任,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来阻碍执法,例如采取钻车底阻扰执法人员扣车的软暴力行为,甚至会“抱团”暴力抗法,这无形中增加了整治非法营运的难度。

效果:专项整治后  客运秩序佳


    10月11日上午9时30分,市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办执法人员来到莆田新车站,只见等着载客的的士车正整齐地排列在专门的候车道。大批的旅客从出站口涌出后,根据指示到专门的上客区排队搭车。据一位出租车司机介绍,以前在莆田新车站候客的的士还不如现在的四分之一多,“黑车”司机进站拉客的现象很严重,更出现过为争客人和正规的士司机打架的事件。而现在在新车站很难发现“黑车”拉客现象了。
    同时,以前由于缺乏管理,的士司机拒载、不打表、让乘客拼车的现象也很常见,受到市民的诟病,现在也逐渐好转了。
    10月11日上午10时整,执法人员来到十字街,只见一部部客运班车和公交车辆按照各自的停靠站点停靠上下客,并无发现“黑车”揽客拉客行为,交通秩序井然。
    客运班车一名售票员告诉执法人员,如今在十字街乘车的乘客多了,自从开展非法营运整治以后,昔日频频现身的“黑车”已没有了踪影,十字街的客流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10月11日上午10时30分,执法人员来到天九湾。现场班车和公交车车辆都停靠在固定的停车站点上下客。等待上客的的士也非常有秩序地停靠在一旁。原来在天九湾聚集了客运车、的士、摩托、黑车的现象已经有效改善。
     执法人员现场询问了一位要搭车往埭头的女士,该女士告诉执法人员:“以前在天九湾随便都可以乘坐往平海、埭头等沿海乡镇的私家车,现在通过打击,这边的私家车载客现象少多了,很难坐到这种车辆,现在一般都是乘坐班车了。”
    此外,据各县区整治办反映,文甲码头、石城码头、全市各乡镇汽车站等旅客聚集地非法营运车辆明显减少,交通运输秩序井然。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