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大力发展民宿游
两会代表、委员话乡村旅游
【发布日期:2016-01-2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杨美钦 欧碧仙】
晚报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消费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发展态势。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不仅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生活面貌。 据调查发现,眼下的乡村旅游就是吃个饭、钓钓鱼,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伴随着旅游经济的需求变化,数量庞大的"农家乐"队伍,其"品味低端、产品单一、互动缺乏、消费力弱"等弊端已经暴露的十分明显,走马观花式已经满足不了老百姓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换代需要,融入当地居民生活、享受慢生活为特点的"民宿旅游"正在悄然兴起。 "民宿"是指当地居民利用自宅空闲的房间,结合地域性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所。民宿是一种以当地文化为主要卖点的乡村度假方式,是一种深度体验、一种慢生活。如果说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初级版,是一种简单的、陈旧的、过渡性的乡村旅游,那么民宿游就是乡村旅游的升级版,它改变了农家餐"一锤子买卖"的粗放经营,能让旅客来得了、住得下,花海赏景、绿道漫步、田间采摘、地头农事、乡村夜宿、静观天象,品农家美食,理精神思绪,愉悦身心,流连忘返,花费值得。民宿游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是一种深度的、休闲的、度假的乡村旅游。 据了解,我国正处在旅游快速发展期,发展民宿游正当时。我市拥有丰富的民宿旅游资源,为发展民宿游提供了有利条件。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对我市的旅游发展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何荔苍委员说,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目前主要是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不是很完善,无法留住游客住宿。他建议要想把我市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不仅要对现有的一些旅游景点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更要融合民俗风情特色,实现特色经营。借鉴台湾地区民宿业的先进经验,学习其独到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凸现个人特色的创意、策划和经营,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等民宿旅游产品,从产品的品质、人力资源的节约、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等等渠道提升旅游的附加值;选择一些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环境优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潜力、有产业带头人的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鼓励其率先发展;整合当地自然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优秀的民宿经营者是当地资源的整合者,可以统筹利用民宿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当地特色生产联合经营,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形成配套服务。政府应在土地使用政策的处理、政策扶持的执行、当地村民民风的教育和培养、基础设施的改造、沿线村容村貌的整治等方面下功夫,为民宿游的开发和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采访中其他委员建议要发挥我市旅游经济,应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合理开发。认真分析,审慎选择培育发展对象,避免因重复建设和同业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以至好心办了坏事。发展旅游民宿要因地制宜,必须要有一定自然资源作为条件,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作支撑;农业特色产业集中村,以特色农产品来吸引游客,从而推动民宿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古村,有人、有物等题材来支撑,有真故事可讲,内涵丰富,能吸引一批好奇之人,这种类型的村作为旅游民宿来发展,才有生命力;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边远山区村,吸一口清新空气、喝一杯天然泉水、看一眼青山碧天,全身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天然的慢生活是城里人梦想的生活环境,这类村对大城市的游客来说具有吸引力。 |
我市打造全省首个“星青年零工驿站”
以赛促练 锻造救援尖兵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莆田工会夏令营开营 职工子女开启文化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