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10月5日(农历九月初九)是妈祖的羽化升天1024周年纪念日,为隆重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24周年,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主办、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及台北渔澳顺天宫、高雄慈明宫等台湾妈祖宫庙协办的辛卯年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在湄洲岛鹅尾山青浦澳口举行。海峡两岸妈祖信众代表和当地渔民数千人参加了海上祭拜大典,吸引了近万名游客和近百家媒体记者到现场观礼、报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海天一片蔚蓝,岸边人头攒动。大典开始前,湄洲岛的各妈祖宫庙和渔民们在海边沙滩上摆上供桌,祭拜区周围布满了各色旗帜,祭坛用辛夷花装扮成一个花台,上摆湄洲祖庙妈祖圣座、龙案、供桌,庄重典雅;两侧各立两副灯笼架,并“一”字摆开两岸各地妈祖分灵庙的妈祖神像,全岛十四座妈祖分灵庙、各船户供桌,上摆祭器和祭品,可绵延百米。东海救“115”轮及数百艘渔船整齐地停靠在澳口,其中靠近海边的26艘渔船每条船上立一个字,打出“福建湄洲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24周年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标语口号,格外醒目。各艘渔船上都挂上天上圣母旗和各种彩旗,供桌上摆满了五果六斋、各类糖果、点心等素食供品。海峡两岸的妈祖分灵庙负责人和其他祭拜人员数千人就地持着香火和榕树枝站立待祭。 14时36分,象征财如水涨的海水涨起来了,在民俗与自然的融合中,81响礼炮和鼓号齐鸣,辛卯年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拉开序幕。在震撼人心的《妈祖礼赞》、《妈祖佑我》、《海祭妈祖》三首海祭音乐衬托下,主祭人、船首亲属和其他主要祭拜人员开始排成长龙,沿顺时针绕场一周,再从祭坛右侧通道走向大海,面对着大海肃然挺立,排成一种庄严的祭祀阵容,同时分别从司礼生盘中取意为九月初九日妈祖羽化升天纪念日的每种99份祭品,先后向海中撒菊花、奉鲜果、敬香茗、洒美酒、献贡品、施水灯。同时,船队的船上人员也面向船舱神龛的妈祖行献礼。六种祭品,分别代表怀念妈祖、普渡众生、壮行船队、感受温馨、祈盼丰收、感恩海洋。 行放生礼开始了,主祭人、湄洲女和一群儿童分别抬着海龟、提着中华鲎、捧着盛鱼苗的小玻璃缸走向海边,逐一将海龟、中华鲎、鱼苗投放大海。船队上的人员也向大海放流鱼苗。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滋养海洋的生态理念,倡导从小就培养感恩海洋和善待海洋的和谐生态观。 据当地渔民介绍,湄洲岛岛民世代捕鱼,每艘船上都设有神龛,供奉妈祖。按照惯例,渔民若要打鱼和播种紫菜苗等出海时,渔民都要在船上摆供品,渔民家属则在海边摆供品对海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台湾嘉义县青溪协会理事长曾宪国说:“海祭妈祖很隆重,来了几次湄洲岛,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祭拜方式。” 据湄洲岛管委会主任唐炳椿介绍,湄洲岛举行的辛卯年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是对湄洲岛渔民千百年来自发的海祭妈祖仪式加以规范化,将妈祖出巡的隆重与民间祭拜的朴素和保护海洋的理念结合,充分反映了地域性、民俗性、参与性和生态性特点。 此次活动呈现出3个新亮点:组织100多只渔船与台湾渔船一并参加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台湾组织20多个宫庙100多位妈祖信众代表参加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协调组织东海救“115”轮参加,并与陆上同时放飞1024个气球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24周年。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人民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尊重民众纪念海神妈祖的朴素感情,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感,精心培育倡导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湄洲岛独特的妈祖文化重要民俗品牌,促进妈祖信俗的传承和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