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防洪预警,各国出狠招
【发布日期:2016-07-24】 【来源:据《生命时报》】 【阅读:次】【作者:】
一说到很多严重的事件,大家都会用“洪水猛兽”来形容,可见洪水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国外,洪灾给社会造成的灾害也是数不胜数,各国为了把洪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范畴,在防范和预警方面也是绞尽了脑汁。看看国外是如何防患于未然的。
  日本:随时预报灾害
  日本是海洋性气候国家,降水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每年夏天一开始是梅雨季节,之后便是强台风天气。随着台风过境,经常发生暴风雨和山洪。日本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因台风引起的严重洪水暴雨灾害。上个世纪30~50年代,日本的三大台风共造成近万人死亡,2000多人失踪,给日本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日本政府痛定思痛,责成日本气象厅建立了降雨实施降水短期预报和降水实时预报系统。
  虽然现有的气象技术无法做到完全精确预测出发生气象灾害的时间与地点,但通过频繁的气象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
  目前,日本气象厅每隔30分钟,就会通过日本的各大媒体发布一次降水短期预报,向公众预报每小时的降水量。在已经发生了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时,日本气象厅则会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降水情况的预报,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会向民众传授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号召大家积极自救。
  德国:绘制防洪地图
  进入新世纪以来,德国几乎年年爆发大洪水。2002年,德国萨克森等州遭遇50年来罕见水灾,100多人死伤。2013年6月,德国境内易北河和多瑙河及其支流沿岸地区的洪灾至少造成1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0亿元)的损失。
  为此,在2002年,德国联邦政府绘制了一张全国“防洪地图”,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法规通过后,政府派出工作人员,修正了易发洪灾区的行政规划,将这些区域划分为泄洪区和非泄洪区。在泄洪区内,政府派出专业的水利工程人员,将区内的居民安顿到了安全地带,修建专门泄洪的沟渠、蓄水池等设施,并禁止在泄洪区内修建任何建筑;而在非行洪区内,政府和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为这里的建筑购买洪水保险,并给建筑加盖防洪措施,确保安全。
  洪灾发生时,德国防洪设备更是考虑周全。德国联邦环境署的报告认为,传统的防洪沙袋不易搬运,还容易渗水,里面会充满各种细菌。现在,德国普遍使用特制的防洪板,它通常由铝或者钢制成,通过滑道安装,能简便高效地防止洪水决堤。
  在预防洪灾的理念上,德国最大的特色是自然科学治水。目前,德国政府努力维持河流原始状态,禁止在洪水高发区进行开发,在灾后重建中扩大泄洪区并增加河滩面积。
  美国:群发避险短信
  美国历史上也曾遭遇过多次特大洪水灾害,比如,1993年密西西比河洪灾,直接造成了150亿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3元)的损失;1976年科罗拉多洪灾仅只持续了7月31日一天,就造成了144人死亡,经济损失3550万美元。
  为此,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气象局成立了洪灾警报机制,美国的地质调查局使用的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洪水预报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密集的水文站网检测并分析水文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将洪灾预警报告发送给气象局,气象局开始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报预警。
  当发生洪灾时,政府会统一向洪灾可能经过的区域的全体居民发送洪水警报短信,而民众的手机也安装了特殊的报警系统,当政府给手机发送灾害预警短信时,手机就会自动发出非常尖锐的警报声,提醒人们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区。当地警察局也会加派人手,帮助民众安全转移,并在民众撤离后,对灾区进行检查,确保无人掉队。在洪灾结束后,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对灾区所有地方进行消毒,对于易引起瘟疫的动物尸体等会及时处理,并且向民众提出注意事项,比如被水浸泡过的食物不能食用,暂时勿饮用自来水,改喝桶装水等。
  此外,美国各级政府在平时会经常在媒体上讲解洪水自救常识,并发放自救小册子供民众学习,很多人都已掌握基本的自救能力。目前,美国几乎家家都储备应急食品、药品、防水电池、手电、小刀、绳子、甚至救生圈等救灾设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