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家有一老,如何养老
【发布日期:2013-05-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伯英】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的年轻人不得不为生活、工作而奔波,而家里老人就成了他们不得不忽略的对象。“家有一老,胜有一宝”却成了“家有一老,无数烦恼”。这是年轻人的困扰。那么老人们呢?日前,记者走访了一些老人,倾听他们对自身养老状况的看法和期望。

 

沈建国:养老有政府

 

    沈老和老伴都是退休人员,前年,他从机关退休了,生活一下子从有规律变成无所事事,成了一个家庭“妇男”,这让他一下子适应不过来。那时老伴还在上班,沈老便找了个闲差事,发挥些余热赚点零花钱。去年,老伴也退了,这下两口子四眼相对,“有伴了”,沈老说。儿子是一家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忙得常常瞧不到人,媳妇在事业单位上班,虽说有双休日,但也难得见到一面,而孙子则寄在沈老家附近的一幼儿园里。瞧着儿子两口子忙得晕头转向,而自己两口子都有退休金,不用靠儿子养老,只是闲得发慌,老两口便商量着把孙子接到自己的身边。于是小区里的人们常看到奶奶一大早起来买菜,8点爷爷准时送孙儿上学,傍晚祖孙三人牵着手散步。“养老有政府,我们的退休金加在一起基本上花不完,剩下的给孙子存着”,沈建国看孙子的眼神充满了慈爱。

 

陈富春:社区帮助养老

 

    陈富春住在长寿社区,应该说生活物质条件还不错,独生女大学毕业后在外地成家立业,每月都往家里寄了不少钱。老伴去世后,他就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平日里,他都是在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里转转,打打牌,聊聊天,然后一个人回家看电视,日子过得悠闲而无聊。陈老告诉记者,只有女儿回来时,他才会感到家的温暖,也曾说要把他接到外地去,他住过一段时间,却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于是又“打道回府”了。曾经他也想去养老院里住,但却遭到反对,女儿认为陈老住到养老院等于是给孩子脸上“抹黑”。
    陈富春说,自从社区有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后,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女儿没有在身边,他就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忙请医生。“现在居家养老这项服务还真不错,想吃东西不想出门,找家政公司来家里搞卫生,只要一个电话,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能帮你办到,当然这得收取一定的费用”。陈富春说,不过,这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倒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蔡阿珍:当孩子不再“啃”我时,就是养老了

 

    在文献路,经常可以看到蔡阿珍骑着一辆三轮车在巡街,后面放着扫把和畚斗,看到街道旁有垃圾,她就停下车来,把垃圾清扫起来倒进垃圾桶。蔡阿珍告诉记者,她在这条街上已经三年了。
    今年64岁的蔡阿珍是南郊村人,育有两个儿子。夫家的经济不好,婚后她和丈夫拼命赚钱,只为让儿子们能吃饱穿暖,坐在亮堂的教室里接受教育。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就打工去了,本想能为家庭减轻些压力,但一年后,大儿子告诉她想要自己创业。创业需要本钱,她知道,于是拿出从牙缝里省出的三万块钱交给了他。不成想,一年后血本无归。为了多赚点钱,蔡阿珍进鞋厂打工,下班后领了手工活回家挑灯做,丈夫吃住在工厂,一周才回来一次。小儿子那时读高中,怕自己没在家,照顾不到孩子,她把儿子送到娘家,让自己的母亲帮忙照顾。虽然起早贪黑,两夫妻的工资合起来也就二千多元,养一个家两个儿子,积蓄所剩无多。
    小儿子大学毕业后,老两口也奔50几了。相续为两儿子各自成了家,老两口以为可以松口气,在家颐养天年,带带孙女享天伦之乐。这时小儿子的女儿出生了,由于是兔唇,光手术费就花了十多万元,这给原本就不厚实的家扔下一个重磅炸弹。由于两儿子都心比天高地想自己创业当老板,但商场如战场,有起有伏,这些年,亲戚朋友也都借了个遍,但大家都同情孙女的病,于是再伸了把手。看着两个儿子生活这么不如意,蔡阿珍让老伴在家带孩子,自己则出来找工作。在绿化带里栽过花,白天扫大街,晚上做手工活,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她说趁自己还干得动多做点,多少帮衬着点孩子。至于养老,蔡阿珍说,只要孩子不再向老人伸手,那就是给他们养老了。

 

许美容:养儿防老,老了还得靠儿孙

 

    家住西天尾的许美容今年90岁,儿孙满堂,虽说是90岁高龄,除了眼睛和耳朵有些不灵光,在生活起居上她还是可以自理。在和记者聊起养老这个话题时,她深叹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丈夫早逝,自己含心茹苦地把四个儿子拉扯长大,成家立业,分家后她和大儿子住在一起。身体硬朗的她自己走街串巷做小买卖,只到82岁走不动后才停下来,因此她攒了不少钱。虽说住在大儿子家里,但是伙食她还是自己负担,村里没有小卖部,她买个菜都得去离家5公里的镇上购买,身体硬朗些还好,可现在年龄越来越大,行动不方便。起初拿钱给大儿子,让他帮忙买点,一阵子过后,儿子说,老人是四兄弟都有份,应该大家一起来照顾。于是兄弟四人每家10天轮着照顾,生活费老人自己出。许奶奶说,她还算是好的,四个儿子肯帮他照顾起居,村里有不少老人,儿女家经济不好,老人只能靠着一点点的养老金度日,更有不少人儿孙没有在身旁的,连生个病都没有人在侧侍候,那才是真的可怜。“养儿防老,当老人干不动了,儿孙们能照顾,是老人的福气”。

 

 

周阿霞:养老院条件不错,但更想儿孙绕膝

 

    在梧塘一家养老院里,院里栽种的鲜花散发出宜人的香味,吸引了蜜峰嗡嗡地围着采蜜,老人们自由自在的散着步,或聚在石凳上聊着天。周阿霞来自仙游郊尾,今年已经81岁了,她告诉记者,子女忙于自已的事业,就把她送到这里养老。“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好,不仅有老人陪着聊天,每天的伙食也好,护理人员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周奶奶说。
    周阿霞告诉记者,儿子是做生意的,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在莆田年买了房子,媳妇也在莆田上班,没空照顾她。在老家周奶奶一个人住着一个院落,还没来养老院前儿子请了一个阿姨白天照顾她,但她还是感到孤单。儿子就告诉她,去老人院养老吧。于是春节前,她跟儿子来过一次,看了居住环境,她觉着不错,而且这里住着都是老人,有聊天的伴。于是春节过后,儿子便把她送了进来。说起儿孙,虽然周阿霞一脸的灿烂,但记者还是在她的话里行间听出了些许的落寞。她说,住了几个月,虽然生活都适应,但她还是最喜欢在家里住,儿子隔一个月能回来看她一次。而现在,没了后顾之忧,几个月了,她才见到儿子一次面,还是那次她得了重感冒,儿子来呆了二个小时就走了。周阿霞说,养老院里虽说有好的一面,但现在她更多的是想和儿孙们在一起,享享天伦之乐。

 

七嘴八舌话养老


    黄敏:我国是老年人社会,养老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也应该关心老人的精神层面,希望全社会都能来关注养老。
    吴开华:在农村,儿孙满堂,却无人养老的情况大有人在,很多老人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伸手向儿孙拿。还有许多生病的老人,由于医疗费用高,儿孙负担不起,只能硬撑着直到西去,所以政府养老更应该倾向于农村,更应该关心农村的老人养老问题。
    网友允诺:我要是老了,我就去养老院,现在养老院养老是个趋势,即可以不拖累子孙,自己过得也舒坦。
    网友顽石:千好万好不如家好,我还是赞成居家养老,老人花不了多少钱,他们不会要求太高的物质生活,而且在家里,与亲人一起生活,可以减少老人们孤单的感觉,让他们的精神也得到愉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