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岁月于画笔和雕刀下游走
——访著名工艺美术师陈国华
【发布日期:2015-12-1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

    在青涩懵懂的孩提时,邂逅了木雕艺术;在拼搏闯荡的年华里,爱上了油画艺术。从此,岁月于画笔和雕刀下游走。如今,青涩之气蜕尽,沉稳练达浮现,这位坚持做油画和木雕原创,并将莆田本土文化和传统工艺与西方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家,终于戴上了工艺美术大师的桂冠,名噪莆田艺坛。

 

    一手画笔、一手颜料盘,几次笔起笔落,白色画布上已然是一副成形的油画大作。提起自己的从艺经历,陈国华说,其实他的油画艺术启蒙来自于莆田的传统工艺木雕。出生于黄石镇金山村的陈国华,从小就开始接触木雕艺术。在这个70%人口都在从事木雕、石雕工艺的村落,曾经涌现了在莆田雕刻艺术历史上具有重要位置的朱榜首等大师前辈。和村里的许多后辈一样,陈国华从小便开始接受这些大师前辈们留下的艺术熏陶与传承。
    孩提时,陈国华每天跑到木雕、石雕的工厂里,观察着大人们的手艺活儿。稍大一些时,放学一回家,只要雕刻刀不会刮伤手,就要去帮忙,他便是这般从小开始接触艺术的。小时候的陈国华还喜欢涂涂画画,很多大人在开始木雕、石雕创作前的图样还没有画出来,就爱逗弄陈国华去画图,他也不怯场,涂鸦得有模有样,常常得到大人们的认可。

 


    由此打下的绘画基础,让从小就开始接触雕刀的陈国华反而于18岁那年选择了油画艺术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起初是跟随作坊式油画临摹师傅学习和临摹油画,这让陈国华开始爱上油画这门艺术。然而,临摹油画这份缺乏创作力的“复制”工作很快就让崇尚自然和自由的陈国华感到厌倦。1997年,油画临摹产业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当时莆田大部分画师转入其它行业。陈国华却毅然背起画架,辗转于深圳等地的,学习和摸索原创油画,寻求艺术突破。2008年,历经几年艰难的摸索与蛰伏,陈国华的原创作品《拖拉机》第一次参加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原创油画作品展,便获得优秀奖。在陈国华看来,这是他人生中“最具份量”的一个奖。这次获奖经历,使他更具信心同时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创道路。
    2009年,陈国华的原创油画开始被大众认可,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同年,在外漂泊多年的陈国华响应莆田市委市政府引进人才的号召,回乡创业。此时已经在原创油画艺术上颇有建树的陈国华,感受到莆田木雕的自主创作已经走在了原创油画的前头,于是,他又重执雕刀,游刃于木雕和油画艺术创作之间。
    “木雕和油画从专业来讲,都是造型艺术,讲究的就是艺术家对整个画面的构图与造型,这是两者的共通之处。”游刃于木雕和油画艺术之间的陈国华,既保留了两者各自的艺术精髓,又对两者的创作赋予更多的结合与思考。他说,油画是从西洋过来的艺术,木雕特别是莆田木雕是传统工艺。在造型艺术中,中国讲究意象,国外讲究具象,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结合东西方人的审美眼光,在木雕和油画中体现出来。在陈国华后期的作品中,就大胆结合了中国的意象和国外的具象艺术,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得到业界的认可。他也因此在各大奖项中频获大奖,从此名噪莆田艺坛:2009年,陈国华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4年被授予首届“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同时,至今,陈国华获得木雕和油画艺术领域各级展览特等奖及金奖11个,银铜奖近30个。

 


    千百年来,莆田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陈国华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莆田区域性的资源匮乏使得莆田人世代必须思考的是:在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勤奋,将自身资源不足的部分,用人文来补足。他一直希望能够在莆田这片热土上,孕育出更多艺术的种子。因此,2009年,陈国华回乡后,开始凝聚本土知名画家和优秀木雕艺术家,与蔡奇龙先生共同成立了工作室,打造推广莆田本土优秀文化和艺术的平台。目前,在陈国华的工作室里,木雕主创包括其本人共有4人,其余从业人员30人;油画签约画家包括其本人在内也有9人。这支优秀的团队,频频在各大奖项上拿奖,已然实现了对莆田文化和艺术的传播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国华及其工作室成员的木雕和油画作品中,妈祖文化、莆仙戏文化及莆田的本土风情等元素极为常见。陈国华本人也一直倾心于创作妈祖题材作品。打小就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无形中伴着陈国华成长。因此,陈国华身上始终有着一份浓厚的妈祖情怀。他说,妈祖文化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莆田人对妈祖精神都十分熟悉,这份珍贵而接地气的创作题材,能够带给他无穷的创作灵感。2010年,由陈国华创作的油画作品《妈祖慈光》参加纪念妈祖诞辰1050周年世界书画邀请展,并被世界妈祖信俗博物馆收藏。
    2012年,陈国华暂离名利场,进入清华大学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进修,执着于自己对于多元艺术的追求。他说,当代艺术家应该承担起一个重要的责任,文化产业也不应该仅仅是以经济市场为主,更深层次的责任应该是传播文化的正能量,把莆田优秀文化和艺术传播出去。他如此想着,也一直如此坚定不移地践行着。
    近期,陈国华的团队正在筹划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渔港的油画创作系列,主题还将与妈祖文化相结合,旨在将莆田的海丝文化和妈祖文化推广出去。将自己完全置身于艺术创作的静谧之中,使陈国华对于文化的弘扬与光大更觉得任重而道远。他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世界文化与文明。如今,他也希望,能够以一己之力,联合优秀的艺术家,以莆田的木雕和油画艺术为载体,将东方文明、中国文化和莆田艺术呈现出来、传播出去。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