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前,梅妃从江东款款走进长安的宫墙。深宫锁清秋,却锁不住千秋人物的如梅傲骨和清冽才情。如今,梅妃故里重修浦口宫,打造旅游名村,十里水乡如旧亦如新,千秋文化遗存也终将在此代代流传,千古流芳。

杨金远在《大唐梅妃》里写道:“如果没有杨贵妃,唐朝那段历史可能是另一种写法,或许会用重彩浓笔去描写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就是被玄宗皇帝戏称为梅妃的闽莆田人江采苹。”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江采苹踩着大唐盛世的飞歌,从莆田一个叫江东的村庄,款款深情地走上了大唐五彩缤纷的政治舞台,和一代才子唐明皇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江采苹的天生丽质和一手绝句,为她赢得了李隆基的青睐。若是没有另一个女人,一腔才气的梅妃或许不会淡出大明宫的视野,她和玄宗的爱情故事,也本该成为后人咏颂怀古的千古绝唱。然而,后人写历史,只对戏中的主角进行记录,所有那些历史的配角和陪客当然永远上不了历史的字幕。若不是她久居冷宫洒泪写下的“长门自是无妆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后人不会读懂其中的凄美与才情;若不是野史记载传颂的史实,后人更不会了解,城破弓尽时,她舍身殉国埋下的铁骨铮铮。千年之后,盛世长安已不复,千里之外的江东,这一片江南鱼米之乡,却依然抹不去梅妃的一缕香魂,暗香浮动。
在江东村的古迹浦口宫里,有一块石碑,篆刻着郭沫若手书的《途次莆田》: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漫道江南风景好,此乡鱼米亦如之。的确,从市区驱车进入江东村,一路绿野连绵,碧流环绕,十里水乡,风光无限。距离千年之前盛世长安千里之外的莆阳大地,恰如郭沫若笔下的“漫道江南风景好,此乡鱼米亦如之”。 步入江东村,举目可见一块硕大的圆石上写着“江东梅影”四个大字,背后是水乡亭榭。若不是远处的钢筋水泥房乱入,此景恰似天上宫阙,又像极了皇宫别院,气派不凡却又十分雅致。走近一看,原是梅亭。梅亭建于素有“小西湖”美称的南塘中央,由三座建筑组成,飞檐重瓦,由高及低,错落有致。“南塘明月宁海朝明十里水乡皆画本,浦口钟灵江东毓秀千秋人物尽风流。”梅亭门前的对联,浓缩了江东的独特神韵。

江东是唐代梅妃的故乡,俗称梅妃故里,地处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梅妃故里,人文鼎盛,景观奇特,有名闻中外的福建第一位女诗人大唐梅妃,有散尽家财救饥楷模江国舅,有名胜古迹省级文物浦口宫,有诗情画意江南水乡梅亭,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宁海桥,有戏神祖庙飞云庙,还有梅妃传说、木偶戏、梅妃信仰习俗、浦口宫红桔塔、田公元帅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日前,江东村入选省第二批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成为莆田首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对梅妃故里来说,这又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一桩。而早在1997年,梅妃故里祭祀梅妃的浦口宫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协会评定为全国300个著名风景旅游景区,收入《中国300个著名旅游大观》一书。2014年,江东村的“江东梅影”景观被评为莆田市新二十四景,国画大家、中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翁振新为此特地书丹“江东梅影”刊石立碑。 江东因梅妃而饶有盛名。如今,在江东,梅妃的故事依然流传甚广。从村口一路走,一路问,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梅妃传说来。梅妃原名江采苹,相传原是江东的一位牧鹅姑娘。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高力士出使闽粤,大选秀女,江采苹被选入宫。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因此深得玄宗宠爱,被封为妃子。江采苹酷爱梅花,在居处周围遍植梅树,且建有一亭,取名“梅亭”。玄宗因而叫她梅妃,有时戏称“梅精”。若不是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不会沦为那一段历史的配角。久居冷宫,她洒泪写下的《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是她的爱恨情仇,亦是她的才情横溢。在“安史之乱”中,梅妃不愿弃国逃避,不屈乱贼,投井自尽,舍身殉国,终年34岁。这位名闻中外的福建第一位女诗人,成了大唐政治之争中悲情的一段注脚。

于政治之争里,梅妃是悲情的一段。于梅妃故里而言,属于她的篇幅却是悲壮而宏伟的全篇。在梅妃故里,有座保存完好的唐代浦口宫,宛如京城富丽辉煌的宫殿,被誉为“莆阳第一宫”。浦口宫正殿祀梅妃娘娘像,相传系唐代江东百姓在梅妃殉国后为纪念她的贞烈而建。明万历四年(1576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重修了浦口宫,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如今,新一轮的重修已经开始,预计明年才会完工。在一片杂乱的重修现场,依然可见浦口宫所有梁上刻金漆字,椽上每一根都是一幅花鸟绘画,还有东西廊门上是清代名家精绘的莆田二十四景水墨画,令人仿佛置身美景之中。浦口宫还有许多名人题匾和名书名联:有大文豪郭沫若“梅妃生里”,有清著名书法家伊秉绶“贞烈垂芳”,有清大理寺卿郭尚先“泽润生民”等。浦口宫董事会会长吴明星介绍,浦口宫是纪念性古建筑,一切按帝王后妃的礼节建造,艺术品位极高,曾获北京故宫专家赞扬。它是研究梅妃及安史之乱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明清闽东南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莆仙戏起源的实物依据。因此梅妃故里1997年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协会评定为全国300个着名风景名胜旅游景区。

(上图为郭沫若手书)
探访梅妃故里,道不尽的是梅妃传说,绕不出的却依然是那一抹红砖红瓦、十里水乡的乡愁。从亭榭水乡走向一片红砖红瓦的斑驳,故事便又有了另一个版本:相传,梅妃得宠时,唐明皇御赐莆田建筑材料可用红砖、红瓦,规格可像皇宫屋面脊头翘起,而稍低一点则做“妃子脊头”。村里的老人说,“妃子脊头”的建筑风格在江东村千年沿袭,自成一派全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莆田古今的奇女子,首推妈祖和梅妃——前者包含了莆田人的勤劳、善良等若干先天品质,而后者则象征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后天特质,即聪慧与好学。千年之前,梅妃从江东款款走进长安的宫墙。深宫锁清秋,却锁不住千秋人物的如梅傲骨和清冽才情。如今,梅妃故里重修浦口宫,打造旅游名村,十里水乡如旧亦如新,千秋文化遗存也终将在此代代流传,千古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