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还在徘徊是为了梦想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安逸过余生;也许你正经历背井离乡拼搏自己的人生,在节日里因为路途、因为忙碌回不了家,佯装坚强跟电话那头翘首企盼的父母说:“我吃得饱着呢!”还或许你就在风景如画交通便捷的小镇获得一份幸福的小日子,笑着跟过去踌躇满志的自己道别。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一个独生子女时代,然而,这个受父母独宠,也承受责任和压力的独生子女时代即将谢幕。
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允许普遍二孩政策,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放开“二孩政策”,独生子女时代或走进历史。集中于80、90、00年出生的独生子女,TA们成了独一代的代言。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成长经历,或许只有当事人清楚。
羡慕,但不想
我的父母是规矩的“五零后”和“六零后”,于是,也规矩地接受了计划生育。因为母亲和她的弟弟妹妹的年龄差距,在我出生之后的九年,我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我的记忆中,我做过一些令我自己都匪夷所思的事情——拿开水壶塞烫外婆的手臂,用家里的锯子锯冰箱,一个人躲到邻居晒在外头的床垫下,一个人在床上披着床单自言自语,和英语复读机对话……直到最近国家政策放宽二孩,我还强烈地意识到,这些都是一个人因为孤独做出来的事,而在此之前,我一点都不觉得我是希望身边有人陪伴的。 若天生活泼也就罢了,自小内向得很,朋友很少,能交得上的都很知心,一旦有矛盾也常常立马没了朋友,受了欺负都没有同龄人做靠山,一次以往也就养成了沉默和不愿意解释的性格,这种性格碰到高中时期的叛逆,就变得更加古怪——浑身锋芒不好靠近,有那么几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怎么去对一个人好,也不懂得如何表达爱。 当然,以上这些并不一定是“独生”造成的,但是,和“独生”不无关系。说到和父母的感情。独生子女是幸福的,因为不需要担心父母对你的感情会分给谁,百分之一百,全部倾注一身。家里不算宽裕,也没有受过什么苦——我是到了初中,学业负担重了,才知道什么叫饥饿的,记得小时候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妈妈,什么叫做饿肚子啊?”妈妈回答说:“就是肚子咕噜咕噜叫啊!”我还是一知半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独生女,我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连续九年被全家人宠爱,父母把最好的全给我——妈妈曾为了一双小红鞋,特地嘱托上海的亲戚千里迢迢寄过来,那时候可没有快递,我本该无忧无虑才对。 但一切事物总有两面,宠爱意味着过度关注,这种被“过度关注”带来的焦虑一直催着我有一天能离开家庭的范围,飞到一个新的世界。记得十六七岁时,对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到底知道不知道我要什么?”母亲自然不能理解,于她,照顾好我的衣食住行,不让我走弯路,甚至帮我找好工作,找个和父亲一样中规中矩的人嫁了,就是最好的人生。而于我来说并不是,那个从小无人述说的孩子,渴望到一个新的、精彩的世界去,和更多人对话。上大学的第一天,我没有像舍友那样哭着父母多留一会儿,而是对自己说:“你自由了!” 后来,我从事了需要许多对话的记者职业,性格越来越外向,朋友越来越多,以前的朋友们聊起高中时的我常常说我现在变得不那么冷漠和生硬了,那是因为终于有人和我对话了,进一步说:有人懂我了。从外在的层面来说,确是比以前好了许多;但从家庭的层面的来说,还是会羡慕那些有哥哥弟弟罩着,有姐姐妹妹一起逛街的朋友,因为刚刚说过我的家庭时隔九年才有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出生,因此,现在和表弟表妹似乎也说不上很多话,观念和审美也不尽相同。自然想着,当初若有个年龄相差无几的兄弟姐妹也是极好的。 “二孩”消息出来后,身边很多人都在讨论生与不生的问题,在我看来,“五零后”与“六零后”规矩而无私,至少从我父母来看,他们牺牲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到了“八零后”的我们,房价飙高,追求生活质量,还要时不时关注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若以上都无需考虑,很多人还追求“自我价值”,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绝然不想我们的父辈那样守着一个家庭过日子,这时候,我们就想得更多——我要花十个月怀胎再生个孩子,再花两三年时间照顾孩子直至他上幼儿园,之后,我也许就错过了事业的上升期,原本属于我的机会就这样流失掉了,在“成就孩子”和“实现自我”的矛盾中,“二孩”政策也未必敌得过渐趋理性的生育观,毕竟思想独立的“八零后”,观念新颖的“九零后”,会考虑多一些;而如果我们的父辈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被赋予更宽松的生育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大概会想都没想再生一个。 ——— 三三 86年 媒体人
我出生于1985年,独生女。父母都是普通职工,他们在厂里上班一辈子,勤勤恳恳。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的煤气用完了,妈妈交代我等我爸下班提醒他去换煤气,我看着煤气罐,抬了抬居然搬得动,于是我胆子就大了起来,一口气把煤气罐从三楼哼唧哼唧搬到一楼。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未来应该要承担起家里的责任。所以,从小我都很要强,我问我妈:“小时候我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她说:“事事争第一,老师提问,手举得最高,不被老师点到,还不高兴的那种孩子。” 我始终觉得自己既是儿子又是女儿,我要变得更强大,才能承担起日渐老去的父母的人生,所以我不管做什么都很努力,工作也很努力,要做就要做最好。独生子女让我体会到责任感,也促使我变得更好,更有动力,因为爸妈就我一个女儿,我不努力,他们还能指望谁。我们现在住在一起,父母帮我带孩子,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三十岁前做到买房买车,让那些从小就爱拿孩子比较的大人们刮目相看。——— 木子 85年 微商
会考虑生二孩
独生子女成长,在我们那一代是比较普遍的。父母把全部的财力物力投入到我身上,让我衣食无忧,我感到非常知足与幸福。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们有时对我过于关注,什么都想替我做好。长期下来无声无息形成了依赖感。难以形成独立的思维与个性,自主能力比较差。 希望能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因为从本身的成长考虑,有哥哥或姐姐容易形成更大的依赖感,弟弟和妹妹既可以尽快让我承担责任,又可以在照顾他们时,形成较为成熟周全的思维。 因为我出生于莆田传统家庭,结婚后依然和父母还有奶奶住一起。老人照顾我们小辈的生活,帮我们带孩子。一家人过的幸福和谐。独生子女问题备受关注的赡养老人问题,在我们这里也不存在烦恼,因为我的父母非常独立,身体也健康,所以目前没什么压力。从我的成长经历来看,未来我会考虑生二孩。——— 陈明 86年 公司职员
网友观点节选
全面二孩消息一出,即引起网上舆论轩然热议,网友们纷纷讲述自己独生子女的生活,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微博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
饭特稀当水喝:有多少90年左右 出生的独生子女(尤其是女生)跟我遇到同样的问题:找对象根本不敢考虑外地的啊!家里就你一个,每到过年过节要想去谁家的问题吗?根本没的商量啊!我走了家里就剩一帮老人了啊,那他们过节还有什么意义?到现在单身不是我太挑剔,而是“为亲友,不远嫁”。
Belle是吃货:想来也是国家欠我个兄妹,两断爱情都是因为要出外地不想离开父母。爸妈只有我,难不成爸妈想见个儿女还要坐飞机飞个几个小时不成,他们有什么意外还要几个小时奔波到父母身边不成?因为是独生子女,我放弃了爱情,成了单身狗。
苦苦不哭ing:80后的我,从出生到现在,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都是亲生的兄弟,可这么些年来,父母的爱不是平均的,作为独生子女的你们,就偷着乐吧!一碗水是不可能端平的!我身边很多同学同事都不是独生子女,也许是因为从小在穷乡僻壤里长大吧,好几个同学家都有3个孩子。
慢邮孤枕:想了二十年,想像别的朋友那样有个哥哥,他会保护我,在我难过的时候给我安慰。不用自己一路跌跌撞撞,他总是会引导我。我想有个哥哥[心]不敢走远,不想去异国他乡追逐自己的梦想,只能陪着爸妈一起过以后的很多年,因为我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杯子与乐比:因为爸妈这么爱我,所以,我才会这么爱朋友家人。拥有更多才会分享更多呀。我真的一点都不自私的,可能有点娇气吧。可是身边的朋友都是独生子女,大家都不会觉得呀。可以很爱别人,也可以自己一个人。不是挺好的吗?
普通的猫田HERO:我就不说我妈当年为了遵守党的国策坚持不生二胎被我奶奶嫌弃后来我爸出去包小三生了个传说中的弟弟传宗接代害得我妈和我受了多少苦了。
阿蘓—童鞋:看到媒体的报道我只想说,并没觉得孤独谢谢,请不要总是代我发声,起码我觉得很幸福,没有亲兄妹但是和表兄妹关系一样好[微笑][微笑][微笑]父母把爱全心全意的给了我,我心甘情愿奉养他们不觉得累,我很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