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遇上重阳节
【发布日期:2015-10-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热闹的国庆过后,今年的节日无多,重阳节成了秋天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有重阳或重九之称。九九与“久久”同音,又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10月17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第二个“扶贫日”活动,积极宣传其重要意义,以寄托每个人长养内心的一份善念。自10月15日至21日,莆田建康慈善基金会、莆田市旗袍协会携手同行慰问、关爱老人活动每天组织10名爱心人士走进秀屿区东庄镇,带着浓浓的爱意探访了160多户贫困老人,上演着一场暖秋之旅。

生活=生存
今年秋风刮得比往年早,九月凉凉的秋意让人舒服,还是有烈的艳阳,只是站在阳光的阴影里会冷不丁地冰一下,“呵,有点冷。”10月15日上午9时许,东庄镇栖梧村里的陈瑞兰正坐在屋前晒着太阳。黢黑的脸上看到探访的人来,露出一丝意外的惊喜。60多岁的陈奶奶,生了一儿一女,两人都患有精神病,老伴外出打工,母子三人相伴相偎,因为长期服药的关系,两个孩子的嘴唇乌青发紫,身体孱弱。一场病痛拖垮一家,这样的不幸在村里不少见。吴文贵老人家里,三个儿子,一个患病去世,一个得了精神病,唯一的孩子出去打工,老人和孩子守着透着风的老房子相依为命。 “我们去看看他们,送点线面花生油,跟他们说一句,老人节来了,我们来看看你,祝你身体健康,节日快乐。”游庆连,这次慰问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莆田旗袍协会会长,这几天的走访让她流了不少眼泪。“老人家高兴的不是我们给他们送去了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关爱,一种被惦记的快乐。” 让她触动的地方太多了,后江村70多岁的老阿婆陈玉凤一双只剩下半个指甲盖的双手让她双眼噙泪:“满院子晒着农作物,都是阿婆亲手栽种,阿婆就是用这一双苍老受伤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家。”陈玉凤老伴去世得早,她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大女儿因病去世后,二女儿招了个女婿,生下两个孩子后,不堪重负的女婿跑了,为了抚养家庭,女儿只好外出打工。本可以靠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接过重担,不料20多岁的孙子却患上自闭症,整日躲起来不见人,日益加重的病情焦灼着陈玉凤奶奶的心。年迈的她每天都做农活,常年开海蛎挣一点工钱。不间断地劳作使她的十个指头都凸了,剩下半片发炎红肿的指甲盖,让人不忍细看…… 在贫穷的世界里,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走进西温村林玉森家里,躺在病榻上83岁的老奶奶嚎啕大哭起来,去年摔了一跤后就瘫痪在床,84岁的老伴颤巍巍地照料她,也跟着哭。儿子林玉森左手绑着石膏,打工时出了意外,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也不能做了。28岁的孙子林国裕从小就得了癫痫病失去了劳动能力。老奶奶哭得很伤心,或许她想,要是她没倒下,她还能下地干活,多养几只鸭,多分担一点活,不像现在成了家中累赘。 疾病催生贫穷,而丧失劳动力,生存就成了唯一。每一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为了家中患病的亲人,为了嗷嗷待哺的孙子,他们挑着重担走上数十公里地卖点自己栽种却舍不得吃的农作物,你在街上能不讨价还价就尽量不讨价还价,能多买点的就多买点吧,一份善良就是送去一份希望。

有一种活下的动力,叫希望
贫穷不可怕,坚强勇敢的人会吓退贫穷和疾病,但是有一种痛是没有希望的,走访中最害怕遇到老人落寞的停顿和失语后的抹泪,每及此,我们总能从爷爷奶奶肢体语言中体悟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如刀剜。 西温村里一位阿婆,80多岁。黄泥巴糊起来的房子在秋天傍晚里诉说风烛残年的凄凉。慰问义工把阿婆从屋里搀扶出来,跟她聊着天,问着年龄和吃穿住暖,老人缓慢地聊着,当问及,有几个孩子都在哪里时,老奶奶停住话头,然后摆摆手,说了句:“不要问了。”事后村委告诉我们,她唯一的孩子已经去世了。矮小的房屋前有一块很大的空地,那是宅基地,却因为孩子的过早去世而空转瞬至今。 还有一位老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军人,退役后生了一场大病,下肢瘫痪。两个儿子都因病去世,和老伴相依为命。当慰问组前去探望的时候,他很高兴地坐在地上双手反背着支撑着地面从屋前一点点往前挪动……老伴看着他跟人说:“他不老实躺着,待在屋里,他说他也想运动,也想到外面去。” ……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美德。但是如果养儿到老却无所依倚,那便是哀莫大于心死。西温村的翁玉珍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伴去世后,本可以得到儿子照顾的翁婆婆却面临着无处去的困境。她原是跟大儿子一起住,谁知大儿子成家后却不管这个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二儿子也一味地推卸抚养责任,村里多次出面协调也无果…… 年迈的阿婆只身住在五层大屋的一层,看到我们时,面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阿婆的两个儿子都盖起有围墙的大房子,然而那铁门背后的几许冰凉,只有阿婆自己知道了。
扶贫暖秋爱心涌动
习惯了破旧的老屋,也习惯了贫穷落后的年复一日,善良的人们在生存的底线上绽放出积极的笑靥。就着慰问名单,慰问团分成若干组,把关爱老人的爱心暖流送到每一个老人面前。老人们一见到人来都是又惊又喜,有的留下滚烫的热泪,有的抓住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松开,爱心暖流一次次地传递着,为枯竭的心送去一丝关爱的甘霖。 以更好地关爱东庄镇空巢老人为主旨而设立的莆田建康慈善总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丰富家乡老人文体娱乐生活、帮扶家贫困老人、关爱家乡孩子学习问题等,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众多东庄企业家们的支持,配套成立了基金会。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吴志林负责了此次慰问活动协调,他从各个村部处收集到每个村的困难户和低保户的名单,为每户贫困老人送去价值近200元的线面和花生油慰问品一份。基金会工作人员林丽群介绍,从10月15开始至10月21日持续一周的慰问活动,平均一天走访4个村,每个村平均探望6户贫困老人,每天去看望这些老人们,心里都很沉重,时常都跟他们一起难过,一起哭。 莆田旗袍协会今年刚成立,聚集了一帮充满正能量,热爱旗袍、热爱生活的女人,她们组织协会会员参加慰问义工团队,去看望老人,不仅帮老人们剪指甲、煮饭炒菜,还挨着老人聊天,陪着老人们闲话家常。 这场爱心暖秋活动不仅收获了感动,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会员李玉艳分享说:“我们当下的生活有多幸福,要珍惜眼前。”吴丽陶说:“老人心中只有牵挂,只盼望儿女能陪在身边聊聊天,哪怕只是几分钟,于他们,也是一种幸福。”会长游庆连是个十分注重传统礼仪和充满爱的能量的人,她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关爱空巢、孤寡、贫困老人活动中,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感受到快乐,哪怕是短暂的,也是心灵一刻宝贵的富足。” 重阳之际,祝愿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都能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