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文创金刚的变形计
【发布日期:2015-07-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欧碧仙】
1971,是纪念也是重生
在很多人看来,陈建生在做着一件隐秘而伟大的事情。去年,他决定着手去实现一件特别热爱的梦想——创立一个属于莆田年轻人真正的文化创业园区。 所有喜欢文创园的年轻人,只要来到1971,无人不脑洞大开。今年3月,1971在微博上发出第一份招聘启事,文艺青年“米兰的夏天”这样描述1971:“未来这里将是文化创业的大本营,特别是属于年轻人自己的Loft。”是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地方,即使园内长势不错的蒿草也可以想象成蝶恋花;几株芭蕉树,哇!当然是巴山夜雨闲敲棋子;锈迹斑斑的旧水管,别动它,那是文艺的血管,它是激情,是死去的青春,祭奠着光辉岁月… 陈建生自是懂,而且必须更懂这种情怀。聊起1971,30多岁双鬓已染霜华的陈建生的状态如在画布上做画,真诚严谨充满激情。 1971年,当地街道办成立闽中蔬菜厂,文创园所在地就是闽中蔬菜厂的旧厂区。企业发展,旧厂就被荒置了下来。较早闽中董事长林国荣就想对老厂房进行改造,重新利用起来。陈建生等到这个时机,成了项目负责人。 “莆田现在有想法的年轻人有很多,有格调和小资气质的店也越来越多,但真正用心做一件能想到长远的不多,甚至是没有。” 陈建生说这话,不带任何自负。“这里是莆田市的黄金地块,若开发房地产,经济效益肯定远远大于建设文创园。目前这个厂区建筑条件已经不符合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的需求,后来林董提出来方向就是让我们把这个厂区改造,做成一个文创园,所以我们从去年6月份就开始筹备,做这个文创园的整个规划。”。 陈建生说,文创园占地23亩,计划投资6000万,目前仅是完成园区的基础建设和部分室内装修已经投入1000多万。

梦想雕塑梦想
如果你只是看到连入口都还是几年前模样,早已名声在外的“莆田首个文创园”到现场一看,咦?什么鬼,几根顺墙爬上去刷着红色漆的铁管道算是最亮眼的新潮点外,文创的六角亭在哪里?艺术的壁画哪儿呢?巴拿马花蝴蝶又在哪个吧台煮着? 而恰恰,这才是陈建生的才华所在,能挑起运筹投资者的千万资金大任的过人之处。 老厂旧到超过30年,该生锈的绣到恰好;该是采光通透自带生机勃勃的百草园的,简直不能抒发更多木石情未了;10米挑高的大木屋有梁有燕,砌平的毛坯只缺隔5米挂一阙画或一窑瓷了,张建生说,艺术需要空间。而他需要时间,用来等最好的出现。 他拒绝急功近利呼啦一间咖啡屋开业赶紧赚钱的,他也无需空洞而可观的房租而无创意和诚意的假文艺。他的理想入驻有两类,一是真正能走地长远的、影响当地新休闲方式的、有经验的合作者。二是文创服务的主体——青年创业孵化器。 这个词不陌生,北京、杭州、广州等地已做出相当理想的示范,北京的798甚至是文创园区的典例。陈建生抓住了1971文创园未来的定位:文创园服务于青年创业,创意的核心生产力又深化了文创园的内在。“我要搭建一个平台,未来创业者们将有非常完善的办公配套,硬件上提供新派舒适的工作环境,软件上有财会、法律顾问、设计、营销人才等等专业团队一路扶持青年创业,前提条件是,只要你的项目能过了我们的各项评估。”莆田人才不少,陈建生看好“莆田质造电商”和“传媒、设计类的新思维”,“文创园不是简单的室内室外设计,更不是照搬他人好的地方,说简单也简单,几个月时间眼前一亮的东西就给你做出来,路要想好怎么走,规划好了这才是最关键的。” 陈建生走的地方越多,他给未来定位考虑地越全面。他专门去深圳和厦门考察了良久,福州的勺园一号和泉州的源和堂1916创意产业园是他比较想要结合起来的方向。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个又朝气蓬勃的、一个让人自由释放的综合文创园区,一个你想带朋友来的地方。

跳动的八二一城市大动脉
时易今日,八二一中街上的1971,地段、面积、旧楼风貌则成为它独步莆田而可能成为未来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最大资本。 随着莆田的发展建设 ,八二一街已成为东城区和西城区或说是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分水岭,衔接起各大车企的显着拐角,与日渐聚集人气的莆田泗华溪休闲创意区呼应,并扩大了休闲方式在新城区生活影响优势。 当除旧立新的新区崛起已不再新鲜,旧的厂房、特殊建筑的改造和复兴,显得尤为有话题。 陈建生说,像这样的黄金地块,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其经济效益远大于建设文创园,但林国荣先生本着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建议对老厂房进行改造,打造莆田首个文创产业孵化园区,而厂区里现有的一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也都比较符合文创园所需求的一个风格。

莆田的“北京798”
功夫下在实底,23亩的园区地面全被掀开,铺垫了扎实的地基,根据功能区,再相应地复原所处区域的建筑风格,花岗岩块的缝隙长齐了鲜嫩的杂草,是旧貌而不似老根,而这就是1971的精神所在。食品厂85%的建筑外观都基本保留了下来。如果说规划这片园区是完成一件工艺品,陈建生应像一个艺雕师,只等灵感来。 园区内规划有音乐餐吧、艺术展示区、咖啡屋、露天烧烤吧等之外,还因势利用做了个音乐暖房连着一个书吧。尤其是这个音乐暖房,简直让人兴奋——莆田第一个综合式录音房。黑光马赛克的海绵未来将会吸收不同的好声音,完成青年们的音乐梦想,真暖心。3米多长暖房玻璃背后确是宁静的书吧,设计团队根据原来冰窖形成的冰柱特点,天然的溶洞感让这个书吧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知识就是原动力。 园区规划既有修身养性、高雅大气的艺术区,也有宴酣之乐的各式餐吧,既动静结合又互补有无,几方面都突出了它新派的特点。园区酒吧区设计基本完成,舞台是一把吉他,血性十足,钢材的装修元素体现淋漓尽致,如变形金刚,既可以是激情澎湃的酒吧也可以是发布会现场或上演小剧场。灯光、舞台就是兴奋和燃烧。 将在本月底开始试营业、装修基本完工的音乐餐吧也酷到不行。吧台是一个刷了黑漆的锅炉,入口一面直冲楼顶的大书架颇震撼,又是钢材元素的大面积使用,整体配套就是超气质级的。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