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有一个地方,我们都去过
【发布日期:2015-07-0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欧碧仙】

 

  它没有恢弘气派的大楼却有着悠久的百年建馆史;它没有汗牛充栋的巨大藏书量却有着400年前的宝贵藏书;它也许随着信息时代的更迭渐成老旧的城市配套,可它迎来送往的都是渴求知识的爱书人,在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里,人们可以借一段闲适时光共享学海的富饶馈赠。


图书馆,身边最忠实的知识伙伴


  暑假一开始,仙游县图书馆馆长陈森和同事们就忙碌了起来,往常人流量集中在周末,现在每天都有300、400人的来此借阅图书或办卡、还书等,陈森说:“因为人手不足,图书馆周一、周二闭馆,暑假几乎天天都开放。一周我们要工作六天以满足市民借阅需求。”
  位于仙游县党校路正觉巷的县图书馆历史悠久。从1919年成立后几易其名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更替。2001年6月,原1979年落成的旧馆舍因商业开发被拆除,县图书馆临时安置在县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和礼堂底层大厅,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继续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之后几年逐步修缮并沿用至今。在沿街建筑墙体上,书写着图书馆几个大字,简陋也醒目。若是没有馆前门脸上挂着几个新旧不一的牌匾,拉闸门一关,人们可认不出里面是占地有600多平方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大门一直为你敞开”而它的用心服务读者的态度使它分别于1994、1999年、2004年三届蝉联文化部授予的县区级三级图书馆称号。
  据馆长陈森介绍,县图书馆现有馆藏12万5千多册,其中8万多册对外开放外借,4万册为馆藏,图书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技、医药、农业、少儿、旅游、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还有珍贵的古籍线装书近千种6650册,仙游县地方文献资料近万册都收藏于馆内。
  9月份开学就要上三年级的陈小凡是图书馆的常客,他最喜欢看连环画和小人书,县图书馆里藏有不少的80年代的小人书,平时只能周末来看书的陈小凡现在隔天都来,妈妈说:“孩子感兴趣,我们再忙也得抽时间陪他来,主要是想长期培养孩子一个阅读的习惯,我们也趁机会学习学习。”记者在阅览室里还遇到正在看报纸的老张。退休5年的老张现在每天早晨都要来看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海峡都市报等等他都要看一遍。据悉,县图书馆常年征订的期刊杂志、报纸达198种,不仅有关心时事政治的《南风窗》、《南方周末》、《人物》等报刊杂志、还有《美食》、《中国地理杂志》之类的刊物以满足注重生活品质的吃货、旅行爱好者们的阅读需求。
  馆长陈森介绍,平均每天接待读者都在300、400人,周末多达700、800人,县图书馆真正开放于民,借阅手续简单。借书卡办理很方便,只要带上身份证、交100元押金,即可借2本书,200元押金可借4本书,借书期限为一个月。2008年起,图书馆便对所有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市民可在网站上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可办理续借,还可以搜索欲借书的书名,查询是否在册,方便借阅。

 


珍贵古籍成镇馆之宝


  腹有诗书气自华,夕阳透过图书馆的窗棱照地阅读的人们身上发着柔和的光,人们或许不知道在二楼的古籍藏书室里还“住”着少林扫地僧呢——县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近千种6650册古籍线装书。
  虽然没有博古架的装裱,由樟木制成的书柜散发着幽然的樟木香,经过古籍修缮师的精心修缮,一排排牛皮纸裱糊起来的古籍更加显得弥足珍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最古老的一本古籍是400多年前,明万历年间的《北史(魏晋周隋)》,经过专业人士一字一字的修缮,至今依然保留完整内容。古籍室保留了诸多史书、大量民国文献、地方文献及《经》、《史》、《子》、《集》善本。一些古籍内,还有前人批注。据介绍,这些珍贵的史料书籍都是史上仙游人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之物。“文化大革命”时期,图书管理员彭明治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了这批古籍。
  束之高阁的古籍静守时光,但没有被人遗忘。微博上人们知道县图书馆藏有如此珍贵的古籍,都感到惊喜和感动。网友“我是你的大猩猩”说:“让仙游更有文化底蕴,更美好。”还有引起了共鸣的,网友“之了叫九年”说:“有一本没有出版日期,大概是图书馆自己合订的中国通史,背后有一张图书卡,最近的日期是1995年。想着十几年前,同样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同一个馆里看同一本书,感慨又激动。”
  工作人员介绍,古籍珍贵不对外借阅,但是市民可以来馆里查阅,知道这里有藏书的人会懂得来此查阅,图书馆都积极配合查找。他们希望这些古籍除了具有文物价值之外,依然能有更深远的史料及传播意义。

 


精神家园  分享知识


  馆长陈森来县图书馆工作没几年,不遗余力地举办各种活动,力求让图书馆更贴近市民的学习生活。在他的办公室里,醒目的黑板上还写着近期要举办的活动。每年他都要策划好几场不同形式的读书会,今年4月,图书馆举办了连环画及文革珍贵史料展,展出了各年代连环画398册。“红宝书”等文革史料167册。本次展览中,最“老”的连环画出版于1952年,最“老”的史料出版于1950年,且都是第一版。5月10日,图书馆还举办了“周末讲坛”活动,邀请了书峰乡一所中学优秀的语文老师顾建兰为学生讲授《西游记》。
  “曾有企业要赞助这些活动,我都拒绝了,因为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馆长陈森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图书馆共有6名工作人员,书籍借阅、退还、归位工作量巨大,人力明显不足。虽然现在网络购书日益便捷,但是图书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陈森和同事们在购书时严格筛选书目,并在新华书店购书。同时,县里划拨的购书款平均在2至3万元不等,范围内购买的图书也显得有限,导致藏书增长幅度微弱,需要大量补充适合公众阅读的综合性、权威性、实用性图书,尤其缺乏少年儿童读物。馆长陈森也欢迎市民们能把家中富余或者不看的书籍拿来图书馆,让大家一起分享知识。
  博尔赫斯说:“我心中暗暗猜想,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让人充满遐想和敬畏之心的就是图书馆里满架满架的书籍,一本书就是一个通道,通往过去、通往作者心灵,也通往未来。合上一本书,轻轻念叨:有一个地方,我曾去过。


  仙游县图书馆简介
  仙游县置县1300多年,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现有人口103万,区域面积1815平方公里。县城新区规划已审定并在开发建设中,县图书馆新馆座落在风光秀丽的鲤南科技文化公园,规划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三层结构,计划藏书量达到100多万册(件),并实行自动化管理。
  仙游县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平均每年接待到馆读者30000多人次,内阅外借图书100000多册次,受理各类咨询100多件次,经常举办业务培训班,为本区域内各类型图书馆(室)培训人才,并不定期举办各类读书活动。本馆员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9篇业务论文,并组织基层图书馆(室)业务交流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