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工艺
揭秘古董玉器作假6种新花招
【发布日期:2015-09-30】 【来源:中国文物网】 【阅读:次】【作者:】

    1.煨头:将玉器用火烧烤,使玉色变为灰白,极似古玉中的“鸡骨白”。古玩家又称之为“伪古灰古”。凡是煨头,其上必有火烧后形成的细裂纹,真鸡骨白则无。
    2.狗玉:将狗杀死,让狗血瘀结体内,把玉器放入狗腹内,缝合埋入大路下,过数年后取出,玉上会生出土花斑纹,形同古玉,但是破绽也很明显,即带有新玉的颜色和雕琢痕迹。
    3.梅玉:以质地松软、质量较差的玉,制成器物,用浓度高的乌梅水煮,松软处会被子乌梅水淘空,呈出现出像水冲后的痕迹,然后用提油法上色,冒充“水坑古”。人们称这种作伪产品叫梅玉。
    4.风玉:用浓灰水和乌梅水煮玉后,乘热取出,放在风雪之中,时间约一个昼夜刚玉纹冻裂,玉质坚硬者,裂纹细若毫发,因其冒充古玉牛毛纹有曲折,粗细不匀,伪者则不然。
    5.叩锈:此法产生于清乾隆时,具体作法是用铁屑拌玉器坯料,然后用热醋淬火,放入潮湿地下数天,取出后再埋入交通要道地下数月取出,这时玉已为铁屑腐蚀,出现橘皮纹,纹中铁锈呈深红色,有土斑,宛然古玉。须详加审视。
    6.提油:用    提出之法上色,称为提油。提油诸法之中,以    砂提为上,其色渗透玉理,灰煮不逮,与其色极为相似。但是在天阳时色泽较鲜,不晴朗时颜色反而浑浊,真色则不然。
    想要把古玉的时代风格掌握准确,最重要的是加工方法。古玉用砣磨出来的花纹同现代电动玉雕机刻出来的花纹不一样。古玉的线条用肉眼看流畅,用十倍放大镜可见毛刺。另外是看光,古代磨玉的砂石没有现在磨玉的金刚砂锋利,人力加工的转速也没有现在电动的转速快,所以古玉柔润,假古玉光亮。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