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毕业生,家长巧应对
【发布日期:2011-08-0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现在正是暑假期间,许多学生还沉浸在暑假的快乐中,可不少家长们早已开始担心孩子的升学问题。暑假过后,不少学生就要面临毕业升学的问题了。幼升小、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这四个阶段,是孩子求学路上比较关键的转折点。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考虑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就此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家长、教师,听听他们的建议。
幼小衔接: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家住荔园小区的陈女士最近有些烦恼了,她家的孩子今年读幼儿园大班,暑假过后就要开始上小学了,她担心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与学习。 经历过幼升小的学生家长吴先生告诉记者,当初并没有把这件事当作很重要的一回事,就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这种没有压力的升学,对家长、对孩子来说都比较轻松,也更容易有意外收获。吴先生说,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引领他学一门特长,比如棋类和文艺类,能开发智力。但没必要让孩子学太多的东西。如果过多地给孩子渲染上学的紧张气氛,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对此,枫亭中心小学老师林娟告诉记者,孩子幼升小时,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独立性差等问题。因此她建议,这时候家长要开始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了,定好看电视、学习、整理、睡觉的时间,让孩子自主完成应该做的事,家长不要打扰,时间一到,及时提醒。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训练,来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实验小学的陈老师说,这段时间,家长还要注意让孩子动静结合,让孩子主动学习,如让孩子有意识地记事,把在幼儿园的事记下来,不会写的字就用画图的形式画下来,图文并茂;根据低龄孩子听力发展略优于视力发展的特点,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多给孩子阅读,养成孩子倾听、概括的能力,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识字,但不宜强制。同时,教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这样上学后就不会丢三落四了。
小升初: 了解孩子意愿加强沟通
相比小学阶段,初中学习的内容一下子多了许多,此时,学习方法及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都显得非常重要。 女儿刚要升入初二的家长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这个时候也因为女儿升初中的事烦恼过,一是关于择校的问题,还有就是孩子的适应能力等。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女儿的成绩一直还是保持年段前五名,令她十分欣慰。 杨女士说,关于择校,她认为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况而定,不要盲目地一定要孩子进名校。“当初女儿要升初中的时候,也有好几所学校想要,但最后考虑到离家近一点比较方便照顾,选择了一所普通的学校,通过女儿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前几名。杨女士说,她平时很注意跟女儿交流,所以她对女儿还是比较了解的。每次考试之前,只要注意到女儿的心理波动,她就会带女儿出去散步顺便开导孩子,这样不但能让孩子放松心情,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当了十多年初中老师的朱亮告诉记者,孩子小学升初中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因为这个时期,一些孩子已进入青春期,特别是男孩,比较叛逆,心理问题也比较容易被忽视,家长更需关注。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上还要多和老师沟通,听听老师的建议,老师是最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的。 另外,对一些平时成绩不好的孩子,此时家长要加强管理力度,督促孩子完成每天的作业。调节好孩子的作息时间,特别是一些迷恋上网的男孩,更要控制。
初升高: 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
高中学习难度比初中增强了不少,而且还面临着很多考学的压力,家长不能一味强行孩子要考好的学校,只要适合的就行。 家长蔡伟强的儿子今年正读高二,他告诉记者,孩子初中升高中后,会有一些自己的爱好及特长,如有的男孩子特别爱打篮球、女孩子喜欢唱歌之类的。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能过多的干涉,要合理引导。 蔡先生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很重要。 莆田五中的陈老师在接受采访中告诉记者,孩子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制订切合实际的目标,制订比孩子现有水平稍高一点的目标。过高的目标往往会造成过大的压力,过低的目标则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些孩子会因成绩变化而出现情绪波动和信心动摇,这时家长要表示理解,同时给予鼓励。但是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关照都要适度。如果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苦心背道而驰。 晚报记者 杨美钦
|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荔城区西天尾镇:以“演”促防 以“练”备战
我市“五一”人气满满 假期玩法上新 文化旅游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