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宋代莆田的状元(1)
【发布日期:2016-11-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祖泉】
状元,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如果说科举制度是一座金字塔的话,那么状元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塔尖。为了摘取状元这顶挂冠,在1300多年的漫长科举岁月中,不知演出了多少悲剧、喜剧和闹剧。“状元及第”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称进士第一人为状元,始于唐武德五年(622),亦叫“状头” ,该科进士头名为孙伏伽,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状元。
  据史书、地方志和文人笔记载,自唐至清代唯进士科第一才能称“状元” ,才能称“大魁天下” ,其他各科第一,均无“状元” 之名。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中只标明进士科第一人为状元,明经或制科第一均不称状元。进士第一始称状元,唐代如此,宋代亦然。
  北宋以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尤其是皇帝殿试策问成为定制,科举形成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遂称进士解试第一人为“解元” ,省试第一人为“省元” ,殿试第一人为“状元” 。千百年来,状元作为“学而优则仕” 传统观念的最高标帜,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青睐和旌表,成为士人学子所憧憬和追逐的目标,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无不仰慕和钦羡。同样,“大魁天下” 也成为宋代莆田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据明人朱希召的《宋历科状元录》载,宋代共产生出118名文状元,其中有5名籍贯不明。在有籍贯记录的113名文状元中,福建籍状元有19名,其中莆田籍5名,即徐铎、黄公度、郑侨、吴叔告、陈文龙,占福建状元的1/4多。这些状元及第者入仕后,在文学、政事等方面作出相当的成就,并担任重要的职务。
  徐铎(1051-1105年),字振文(一作振甫),兴化军莆田县延寿村(今属莆田市城厢区)人,是唐末才子徐寅的七世孙。熙宁九年(1076),他与哥哥徐锐一起参加朝廷举办的丙辰科省试。这一科共录取进士422人,其中莆田籍就有12人,兄弟俩同登进士第。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弟弟徐铎一举夺魁,成为莆田(时称兴化军)有史记载的第一位文状元。
  据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载:“徐寅字昭梦,登唐乾宁第,梁祖(朱温)受禅,再试进士第一。梁祖曰:‘是赋人生几何者耶,三皇五帝不死何归,此为何语盍改之。’寅曰:‘臣宁无官,不可改赋。’遂拂衣归闽。梁祖怒削其名。至皇朝,其孙铎复魁天下。……故咏莆阳盛事者,有云:‘龙虎榜头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联兄’。” 相传,徐铎的先祖徐寅在后梁初再试时,中进士第一名。但因不屈梁王朱全忠(朱温)要他修改《人生几何赋》中的“三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致被削名。徐寅东归闽中,居于延寿溪边,以游钓为事。所以,宋人咏莆阳(莆田别称)科举盛事时,作诗赞曰:“龙虎榜头孙嗣祖,凤凰池上弟联兄。”
  令人称奇的是,同年丙辰科武举考试中,兴化军兴化县清源西里人薛奕也力挫群雄,夺得第一,成为武状元。一年同科文、武状元出自同一个地方,实属罕见。神宗皇帝得知后,不由龙颜大悦,当即赐诗云:“一方文武魁天下,万里英雄入彀中。”此事遂传颂于世。
  徐铎中状元后,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镇东军(今浙江绍兴)判官。绍圣三年(1096),他被调入京师开封,升任给事中,入直学士院。不久,官升礼部侍郎。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驾崩,其弟赵佶继位为徽宗。向太后临朝,反对变法,贬逐章    等人,时号“小元佑” 。徐铎因追随章    ,降为龙图阁待制、知青州(今山东青州)。不久,又被贬知湖州(今浙江湖州)。崇宁元年(1102),向太后病死,宋徽宗亲政,徐铎被召回任礼部尚书。在讨论宗庙制度时,他建议立九庙,被徽宗皇帝采纳,进封为吏部尚书。后逝于任上,赠开府仪同三司。徐铎公务之余,勤于笔耕,着述甚丰,留有《徐铎文集》三十卷、《易谈》二十卷、《群书总要》一百卷等。《宋史》有传。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