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名人牌坊古迹
【发布日期:2015-09-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春德】
古代,吾邑乡里有建碑坊礼制,一为表官署之碑坊,意在明地方之主政;二为表道路之碑坊,意在指示方位;三为表功臣贤德之碑坊,意在树杆立样;四为表忠孝节义贞操之碑坊,意在约束道德行为;五为表先祖官价业绩之碑坊,意在光宗耀祖;六为表科举登榜之碑坊,意在激励后昆。其制或以木,或以石,大小不一。三间曰:坊;二柱曰:阙;一杆曰:华表,即所称绰楔也。莆田古代碑坊甚多,足见文献之昌盛。
陈俊三部尚书坊 在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后埭街,《张琴志》载:坊为明吏、户、兵三部尚书陈俊立,今未修复。 陈俊(1419-1488),字时英,号愚庵,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后埭人。明永乐十七年生,少负才厉志,为名辈知府方鲤所识拔,与故御史黄深、行人林时深、参政黄誉同游学,俱有重望。时称东厢为多贤俊。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第一名,次年(1448)登彭时榜进士。官历户部主事。天顺三年(1459),升员外郎。四年,同考会试,转郎中、南京太常寺少卿。成化四年(1468),召为户部右侍郎。成化九年(1473),改吏部右侍郎。十年,转左侍郎。成化十三年(1477),满九载,升南京户部尚书;十六年(1480),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二十年(1484),转吏部尚书。二十二年(1486),又满九载,加太子少保致仕。赠玺书,驰传还乡,有司月给米二石,与夫四名。弘治元年(1488)二月卒,遣官谕祭营葬,谥康懿。《府志》评:“俊少负才厉志,为名辈知府方鲤所识拔,与故御史黄深、行人林时深、参政黄誉同游学,俱有重望。时称东厢为多贤俊。”“俊为人沈毅简重,孝友畏慎,盖终身之行也,故哀荣特异之。”
杨瓒考功第坊 在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张琴志》载:明天顺四年(1460),兴化知府潘本禹为杨瓒立,匾名:考功第,今未修复。 杨瓒,字宗器,号缜庵,荔城区新度镇阳城村人。明景泰元年(1450)举人,天顺元年(1457),登黎淳榜进士。官历吏部考功司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广、河南布政司左参政。年77岁卒,着有《岁寒亭集》。《府志》载:“瓒历官中外几三十年,皆居要地。归之日,囊无厚赀,田不增亩,敝户不蔽风雨,则略修葺之,与寒士之居无异云。”“尝语人曰:杨震以却金名世,吾窃憾焉。夫举茂才而得怀金之人,其智或有未尽也;却金而存四知之畏,其廉或有未诚也。”
翁氏联芳坊
在荔城区黄石镇清埔村。《府志》载:“正统十五年(1450),御史毕鸾为翁世用、翁世资兄弟立。”今未修复。 翁世用,翁瑛之子,翁世资之兄,荔城区黄石镇清浦村人。明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十三年(1448),登彭时榜进士。官历南京户部主事、户部郎中、贵州参议。《府志》载:“在部日,不取官纸笔供子弟费。莆人父子兄弟同时登朝,自世资家始。”史家评其:“平日居官以廉慎自持,及卒,后孥仅卖马及屋得银六十两以归。” 翁世资,字资甫,号冰崖,户部尚书翁瑛子,明永乐十三年(1415)生。幼颖敏,自其游乡学时,器识己如老成人。既冠,侍父官京师,因乞入太学,愿读书取应,不愿就资格。正统六年(1441)乡试中举人第七名,七年(1442),登刘俨榜进士第七名。官历户部主事、郎中、工部右侍郎、江西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成化八年(1472),迁户部左侍郎。十三年(1477),奉命总督天下粮储。成化十四年(1478),升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赐玺书,驰传还乡。有司月给米二石,岁与夫四名。成化十九年(1483)卒,终年69岁。赠太子少傅,遣官谕祭营葬。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