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从効,字元范,唐昭宗天佑三年(906)出生在永春县留湾村的农民家庭。生活贫困,幼时失父,与母兄三人相依为命,迫于无奈,母子离乡背井,沿途求乞为生。 一天,母子三人来到仙邑依仁里赤岭(东宅),忽遇暴雨,暂避一古庙过宿。其母吴氏偶得一梦,望见一神人,手持拂尘口:“永春出世赤岭居,母子三人苦相依,含辛茹苦抚两儿,苦尽甜来在后时。王侯将相莫须求,习文练武报国酬,有朝一日登门请,荣宗耀祖留门楣。”吴氏醒后觉得蹊跷,预兆将来有出头日子,于是留居此地,吴氏纺纱织布,勤操女红,两儿事孝至亲。兄弟租佃田耕作,农闲打柴出卖,雨天或夜里,从塾师解释文义,习练刀枪舞棒。因生活所困,其兄从愿投军,家里只剩下从 母子两人,从効更加勤事农耕,练习武功。由于他为人老实憨厚,且聪颖敏悟,触类旁通,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闻名乡里。 二十昭华的从効,身材魁梧,彪形大汉,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势。后唐三年(925),王审知病逝,其胞兄王审邦的长子王延彬继任泉州刺史,积极招纳贤能之士。一夜,神入托延彬之梦,指点迷津曰:“清源军之北辖地,仙游东南海滨有个将才,身材高人,方脸人耳,肤呈古铜色,脚踏巨龟,身佩玉带,手持牙笏,是朝廷有用之材,赶紧派人前去寻找邀请。 王延彬得到神仙的密示,翌日遣差20名精明能干的衙兵,直往仙游东南枫亭地界,查寻梦中所示的奇人。他们不辱使命,不顾炎热的大气,逢村就寻,遇人就问,访遍几个村庄不见其人。晌午时分在枫亭街吃点餐饭,洵问店土口:“这个地方范围有多大?”店主告曰:“这里是连江里地界,西侧还有个叫依仁里,处于半山区。”使者听言即向西部方向走去,不到一里路程,来到青泽亭村。那天正是六月初一,青泽亭泗洲文佛诞辰日,正在演唱古装戏。他们心里一亮口:“呀!演戏时周边村民必定聚集观看,真是天助我也,或许能寻找到我们所要找的人。” 话叙这天上午,留从効从赤岭挑着百来斤的松柴片到枫亭南街草市头出售,由于松柴未卖不出,待到午时过,一顾客一贯对诚实的留从効有好感,问道:“这柴片晒几日?干不干?”留从 答道:“晒一月又一日。”其话寓为“经过一个夜里的月亮照映和一天的太阳照晒”,顾客却听成“晒过一个月又一天”,这足于干透的,即将柴片买了下来。说得奇,顾客把柴运问家烧火,上烧就着。 留从効售完柴火后已是下午一时多,赶紧吃了点心,即速返家。当他步到青泽亭时,戏台上正在演戏,观者甚多,人头攒动,挤满旷场,无立锥之地。于是,他找到靠山麓的一巨石站着,又把装柴用的柴夹斜套在胸前,左手叉着腰,右手持着扁担,将其一头托地支撑而立。居高临下,正看得聚精会神。 斯时,几个差官一眼望见在突山巨石上站着一个彪形人汉,喜出望外。他们惊呆了,又高兴地叫起米:“找到了,这不就是临走时王延彬所告的神人的模样吗?”并异口同声道:“不错,就是他。”差官不约而同奔拥过去,把全神贯注看戏而毫无思想准备的留从効 ,从石头顶拉了下来,不由分说地挟起就走。但见留从効拔腿转身—扫,对差官问道:“咱们素不相识,我什么时候得罪了你们?无缘无故拘人,想试吗?来呀!”说着就摆开架势,怒日而视。 衙兵连忙道:“英雄请勿误会,我们是朝廷派来寻找你的差官,请恕罪。特请你投军,为国立功,说不定要封你做大官呢!”留从効转怒为喜曰:“原来如此,小民错怪你们,为国为民是我夙愿,只是家中有老母难离。”又说:“也没有人推荐,报国无门,亦不能实现,既是如此,正合我心意。但封侯非我愿,愿是为国安宁,为民效劳。待我回家禀告慈亲,即刻起身。” 留从効回家向娘亲告知从军的意图,得到慈母允准,随同衙兵一齐到泉州衙门报到。留从効枫亭草头市应募当兵,竟成王侯将相。元代状元林亨的《螺江风物赋》中有“王侯草市,百年之古谶早象”之句,印指此事。 留从効应募入伍,初在泉州当衙兵,因他有勇有谋,且能善战。闽景宗大德二年(944),朱文进杀闽王王延曦,自立闽王,委派亲信黄绍颇为泉州刺史,斯时留从効以功升为泉州马步行军都校。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南唐灭建州闽大德帝王延政,吴越下福州,他归顺南唐,自领南唐漳、泉二州留后,被授清源军节度使、泉漳等州观察使,后累授同平章政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宋太祖建隆三年(962)病逝。 留从効据有泉漳十七年,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自治,采取息兵安民保土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和海运,使兴化、泉漳三地区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又能顺应全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拥护后周和北宋中央政权。 《资治通鉴》等各种史书记述甚详,其兄留从愿曾任漳州刺史,从子留居道知莆田县。留宅今存留府第、跑马场和御书楼遗址。留居道从越南引种18株荔枝,今存3株,留居道墓在赤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