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君夜宿三妈宫
【发布日期:2014-03-18】 【来源:】 【阅读:次】【作者:吴春永】
明代武宗(朱厚照),在位十六载(1506—1522年),年号曰“正德“,世人俗称正德君。他的性情很爱猎奇游历,经常微服出京游览,一游就是几个月光阴,流连忘返。 据传,有一年五月间,正德君又要微服出都下江南畅游。他把朝政付托重臣赵太师掌管。当时朝纪松驰,刘瑾弄权,赵太师劝说他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纵情游乐,正德不听言说,执意欲行。赵太师无奈,只好密授以两句话:“峰回路转,南去北来”。正德君虽是散漫,却对赵太师的话还是当作一回事,留心记取。 正德君一路南行,不久来闽省福州。听闻闽中有个地方叫仙游县。其东南海边古越曾是九仙兄弟驻足之处,结枫为亭,得名枫亭。负山面海,风光旖旎,誉为世外桃源,此地西南侧九社地域境内,古时筑有五座山寨(文子寨、酒池寨、古坪山寨、楼仔山寨、西明寺寨)和三潭(钟潭、龙潭、古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人挡关,万夫莫入”的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正德君决定前往猎奇,他探明去处,渡闽江、过侯官、入福唐(福清)到莆田,沿着壶公山南麓来到仙游县地界进入枫亭,径往“五寨”处所探个究竟。 时值仲夏,正德君一路奔波,又累又渴,当他行至牛头山南麓,坐下叹气,偶然望见到山下路边崖石上有一处乱石丛,摆出孤家寡人之势,大声喝道:“泉卿呀泉卿,何为不前来参拜寡人!”说得也奇,正德君话音刚落,那乱石丛里果然涌出了一道清泉,正德君大喜,忙掬水取饮,觉得清甜甘美,凉沏五脏,妙不可言,顿时精神清爽,疲劳全消。随而继续前往西方向行走。这口泉眼今存,就是今日蔡坑村的牛尿水井。 正德君西行约一公里,发现一个山村,便上前叩问山民,山民道:“这是五寨山峰。”高山挡住了去路,山路到了山前出现了“之”字形的大回转,是时夕阳西坠,举目但见苍莽群山,深幽涧谷,峰回路转,似乎到了山穷水尽地步。正德君嗟叹之余,忽然记起赵太师的话,心里想道:“这就是‘峰回路转’,该是我回宫的时候了。” 此时天色已晚,本该可以就近在村庄向山民借宿。可是正德君怕被人识破行踪,招来不测,于是沿着原路来到枫亭角头街,斯时家家门户紧闭,只好决计在三妈宫宇过夜。步入宫埕,看到一口八角池(默涤池)旁有一块光滑如镜的青石板,由于路途劳累,便躺在石板一睡着,却听闻一阵阵青蛙在池岸边“哇!哇!”叫个不停。正德天子闻厌而不乐,怒道:“寡人在此休息,蛙卿不得无礼,有碍朕的睡眠,即令其勿鸣。”言毕,青蛙全跳下池中,叫声即止,传为奇闻。 凌晨时分,正德君身感有点冷意,便推开虚掩的宫门,就在宫房下厅择地睡觉。但见地板肮脏,便找了几块木板当床板铺上,然后倒头便睡,谁知刚躺下,便有成群的蚊子“嗡嗡”争相光顾,弄得正德君皇帝拍打不迭。自我解嘲地喝道:“蚊卿免参,寡人要在此处安睡,勿打扰”。但蚊子一时听不懂“寡人”是什么人不理睬于他,仍然地叫个不停,这下可激怒正德天子,他灵机一动,便请出蝙蝠卿来帮忙收拾蚊子,他从神案桌下找到一块木炭,在下厅的白灰壁上画上了一只蝙蝠,落款“正德天子”。说得也奇,壁上的蝙蝠立即从壁上飞了下来,在夜空来回飞翔扑食蚊虫,瞬间无数的蝙蝠穿梭似在捕捉蚊子,许多幸免被捕的蚊子亦纷纷逃窜,顿时蚊子销声匿迹,四周万籁俱寂,正德君甜睡到天明。正德君起身了,把木板放回原处,独自离开三妈宫,即刻上路回京,从此专心致志地治理朝政,再也不敢放荡。 据传第二天,庶民到宫宇焚香膜拜时,见到壁上的画幅,才知道当晚正德君在此住宿。后来那幅画却被一位外地的来客用刮刀铲去,当作宝物。 正德天子回到京城,刘瑾已经密谋篡位,事先派遣幕僚在南城门把守,专候正德皇帝回来时就地擒拿戮杀,然后名正言顺地摄政。但刘瑾的美梦未能如愿以偿,正德皇帝回京时记起赵太师的话,他迂回从北门城门入宫,才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正德天子回朝后重振朝纪,诛灭了刘瑾的弄权的阴谋。 如今,在枫亭兰友社区的村民中,仍然传说三妈宫下厅无蚊子的趣事。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