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元时枫亭秀郊村人,身负才学,郁郁不得志。暮年委身于塔斗山青螺书堂教学为生。 这天课毕,林亨照例从螺江书堂出。遇上肖丽蓉正从仰止堂进香出来。林亨与肖丽蓉祖父肖旺是旧交,早就与她相识。只是自肖旺去世后,几年不见,肖丽蓉年近及笄,出落得更为标致。 肖丽蓉得先祖父遗教,加上天性聪慧勤奋,饱学诗书。深敬林亨的学识。特别是林亨新作的《螺江风物赋》,令她喜爱异常,几能熟背。两人相见,寒暄之后,肖丽妃便与她聊起了那篇辞赋。 林亨深惊肖丽蓉的独特见解,欣喜她长进不少。对这位旧交的孙女倍添怜爱之心。 肖丽蓉与他相熟,又生性风趣。今日重见这位才华横溢、有点自负的老头。有意打趣一番。于是眨了眨眼睛,狡黠一笑,说:“林先生,你这篇辞赋,自出之后,风靡远近。人们叹服。说枫亭又出了个大才子。可是听说先生以前,却是天资平平的小子,只是后来饮了陈厝园的臭沟水……” “怎么臭沟水?”林亨一脸疑惑。 肖丽蓉侃侃而谈。说,人们说林亨本生于乡野的秀郊村,由于生计,随父迁居枫亭集镇上的陈厝园(今属学士)。此地在宋时,是蔡襄望族的居住地,素有出凤育龙之说。一天,林亨他们平时饮用水来源的古井,突然水质变黑。人们以为水井与旁边的水沟相通,致使沟里发臭的污水流入井中,不敢饮用。不想林亨是个蠢笨的小子,不以为然,照饮不误。不想竟才思敏捷起来,书本过目能背、作文倚马立就。后来知道,二百多年前,这里不远是个池塘,里面有条鲤鱼。旁边是蔡家的府邸。蔡家是书香门第,子弟都读书。平时蔡氏子孙洗笔的黑水顺沟流入池塘中,都被它所食。加上修炼得以成妖。这几日,由于误入水井被困,情急之下,口吐沫水,正是他腹中沉淀的蔡家智慧精华,被林亨饮食。人们知道后,争来汲水,但水已变清,鲤妖早已游走。 林亨被逗得哈哈大笑:“你啊,真是精灵古怪!” 肖丽蓉看他前俯后仰,已无半点“师尊”样子,心里发笑。可又想他生活窘迫,未免寒酸,却不改求学的倔强,感慨万端,不由信口道: “可先生饮了妖水,至今不见显达。先生这把年纪,还与年轻人一样苦读诗书,孜孜不倦,似乎令人不解!” “男子志须远大,你小女子又怎懂!”林亨不改矜持。 “我小女子又怎么啦!”肖丽蓉不服气。 “数十年寒窗苦读,期在一朝晋京,实现抱负。你女子,行么?” “你能晋京,我小女子怎不能晋京?” “我晋京意博取状元,你晋京干什么?”林亨想知肖丽蓉如何回答,故意激他。 “我晋京……”肖丽蓉刚说了一半,突然脸涨得绯红,转身急急逃走。 林亨看她渐行渐远的背影,猛地想起了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娇羞让她更添无限妩媚,他不禁看呆了。 不觉几年过去了,京里太监来闽选秀女,因肖丽蓉长得出众,颇有才华,被选入京。 林亨听了这个轰动乡里的消息,吃了一惊。想当时的一句戏谑,竟然成谶?这不是在暗示自己以后也中得状元?不由信心大足,攻读更为勤奋。 由于肖丽蓉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善解人意,颇得元顺帝的宠爱。入宫不久后便被册封为贵妃。 这年重阳节,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夜晚,元顺帝下旨,传令众嫔妃献做家乡小菜,聚集众妃,让大家见识品尝,以此表达他对妃嫔思乡之苦和其家人的关切,营造温暖氛围。轮到肖妃,只见她端来一碗圆丸汤,洁白如雪,上漂几点葱花,宛若傲冬的松叶。特别是上面点缀几颗剥皮的龙眼果。与之形成映衬,分外耀眼。 元顺帝用筷子夹了颗丸子入口,清甜可口。元顺帝称赞做得好,说它真是色味香俱全。又问:“肖爱妃,此佳肴,可有名乎?”肖妃说:“皇上,此菜叫瑞祥。”元顺帝笑说:“真是吗?朕知道你能诗擅文,此名肯定为朕而取。在你家乡,未必是此名。不过朕喜欢。瑞祥者,兆瑞也。如寒冬孕育暖春之意。”肖妃连忙说:“是,皇上圣明!什么都逃不过您的眼睛!”元顺帝又问此丸放几颗果子是何意。肖妃说是鱼目混珠。 元顺帝知是她借此取悦他及众嫔妃,轻轻一笑:“朕却听说此果子不是鱼目,叫龙眼!” 肖妃大惊失常,赶忙跪下:“奴触犯圣威,该死!” 元顺帝赶紧扶起,说:“爱妃请起。朕只是随口说说,怎么把你吓成这样?这果子是贡品,朕早已认识。前几天,有官递来折子,说京城来了一个卖果子的南方兴化人,把其一果子称为‘龙眼’,是蔑视皇威,大逆不道。故把他拘押论罪。朕觉得不妥。这龙眼名本来就有,又什么是他所称?即使是他所取,但也不离他商家逐利的本性——名取得好,可以招揽更多客。又何有欺君之说?肯定是有人嫉妒,栽赃陷害。朕吩咐立即放人。后来一查,果然是。于是下旨令官员对此人警告一番。” 肖妃说兴化正是她的家乡,她替家乡人谢了皇帝:“不过,‘龙眼’这名,本是乡人所称,的确不敬皇上,望皇上赐个好名,免得贻奸人口实。” “好吧!”元顺帝想了想,说:“听说龙眼熟时,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此物又圆润如珠。就叫桂圆吧!” 肖妃谢过元顺帝。 元顺帝说:“你家乡地处南方,地气暖和,四季如春。又物产丰富,奇珍辈出。正如此果,味道香甜又能滋补身体。朕心甚向往,可未能如愿。憾极!——哦,今日殿试,一举子才华出众,观解独特,对答如流,正是来自南方,可惜的是……” “可惜的是什么呢?” “年纪嫌大。” 肖妃想,这位来自南方的才子,年纪又大,莫非就是林亨?她努力抑制激动的心情,以淡淡的口吻说:“皇上开科,唯才是举,不分贵贱,又何计较年龄?” 元顺帝颔额道:“肖爱妃之言正合朕意。”说着,他起身说:“该就寝了”。 次日京城张榜,公布新科进士。榜首正是林亨!消息传来,肖妃听后喜极而泣,想他俩都遂当年在塔斗山所许下的心愿。昨夜皇上赐家乡佳果新名——桂圆。桂圆,贵圆!这难道仅仅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现在林亨也在京城,多想约来倾心谈心,然而自己身为贵妃,一举一动都招人耳目。又何能如愿?她面对南方,想起在家乡的亲朋。想林亨可以衣锦还乡,而自己呢?念及如此,不觉潸然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