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青年作家纪朝阳先生写的《用自己的文字取暖——作家王清铭印象记》中的片段: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是宋代王观的词,也是王清铭比较喜欢的诗句之一。我借用来描绘他非常恰当。他的文章中很多次出现山这种意象,他每天的生活也与山有关。你很难想象,他当初只是为了减去体重,黄昏时开始在客山慢跑,他一坚持就是四年,每次几公里。其间跑过多少山路,流过多少汗水,大概只有客山知道。坚持的结果就是,一座山被他搬进了自己的胸中。他在不断地征服脚下的山,也不断地征服自己,山给他坚韧,他给沉稳的山带来激情和生机。 如果让我用两个词来概括他现在的生命状态,我选择“柔情”和“坚韧”。水的柔情和山的坚韧,山刚水柔,这样和谐地统一在他的性格和文章之中。他的文字显示心路历程,汇聚着向上的纯净光芒。作家王清铭可以朴实得像一穗秋天的金黄稻谷,可以坦荡得像高空的流云,没有翅膀却飞过草木葱茏的溪谷,可以幽默得像一思想就发笑的上帝,可以柔情脉脉得像一条江河,可以坚韧得宛如抓紧大地的一棵树,跑过春夏秋冬的风霜雨雪都成了滋润挺拔枝叶的营养。 夜深了,天凉了,我想此刻的王清铭,一定在台灯下坚守些什么,他在用自己的文字取暖吧。 为自己喝彩的人生,注定会很精彩。 这是十年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的一句话,后来这篇文章收入我的第一部散文集中,再后来这句话写入另一篇文章,文章被《读者》杂志转载后,这句话流传了一些时日。我也是把这句话当做砥砺自己的座右铭的。在为这部散文集写后记的时候,我头脑里自然浮现出这句话。 过去的日子,我教书、跑步、读书、写作,偶尔喝点小酒,发点牢骚,虽然韶华流逝,但我的生活仍然布满梦想和希望的阳光,我的血管里依旧澎湃着与年龄不相谐调的激情。在学生整理记录的《王老师语录》中有这么一句话:“你们要珍惜青春,不要让你们的青春只剩下青春痘,什么都没留下。”我历来认为青春是一种心境,就像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一文中所写的那样:“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我可以消逝了锦瑟华年,可以褪隐了脸上的青春痘,但我青春的激情和斗志依旧常驻心间。青春“痘”,青春“斗”,青春一般的斗志。 在无人喝彩的日子里,一定记得为自己喝彩,为自己每一次的征服,每一次的超越而喝彩;在无人为你献上鲜花的日子里,要记得给自己呈上一束怒放的心花。这世界上,最美丽的不是玫瑰花,而是一种被称为“心”的花。 感谢我年逾古稀的父母,父亲教会我坚韧,母亲教会我耐劳,贫瘠的乡村没有给我带来很多的物质财富,却培植了受益一生的品格。“一介书生,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风雨。”这是我第一部散文集自序中的一句话,也将是我一生恪守的信念。 感谢编辑和文友,我能够坚持到现在,并取得一些成绩,与你们的青睐、支持和鼓励不可分割。特别感谢青年作家纪朝阳先生,他用如椽大笔为本书写了部分导语。 感谢与我一起度过一生最美好时光的学生们,本书中的一些文章灵感就来自教学,来自我的学生。现在我随口就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有很多的名字,已经积淀在岁月深处,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