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文学:心底流淌的一股泉
【发布日期:2012-06-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赵东云】
    有人说:“每个人在少儿时代都曾有过文学梦”,此言不虚。初中时,蓦然有了写作的冲动,但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思易行难啊,在头脑中想象起来如此美妙,但真动起笔头来远非易事。这也难怪,由于种种原因,那时的语文表现可谓惨不忍睹,作文更是极少及格,以如此浅薄的功底想到神圣的文学殿堂中去驾驭文字,甚至纵横驰骋,无异于痴人梦呓!文学梦虽然美好,但却只能是一个虚幻飘逸的“梦”。于是,除了欣赏张笑天、陈忠实、贾平凹那些大家们的文学作品外,自己在文学上简直一无是处。
    十年前,阴差阳错跑到武汉一所大学读研,与文字打交道的机会多了起来,每一门课程都要写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论文,对我而言,这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没别的原因,搜肠刮肚写不出来啊,为此没少挨教授批评。偶有一次,一位老师与湖北少儿出版社合作要出一套少年励志读物,于是叫我和几位同学每人撰写一册。经过几个月的忙碌撰写交稿后,担任主编的何晓明老师对我撰写的那册书很是赞赏,大大表扬了一番,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此后多年,我一直憎恨写专业论文,而对文学却乐此不疲,估计跟何老师对我的态度很有干系吧,如今,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殷鉴不远,是以我极少批评学生,总是给学生以种种鼓励。
    毕业后到福建莆田工作,当时暗中给自己立了个“志”:三年来要完成一部大书!这几乎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宏伟目标”。当然,为了这个目标我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比如练笔。当地报刊《莆田晚报》有几个副刊,我把这副刊当作试验田,教学之余便时常写文字投稿,散文、游记、杂文、评论、诗歌什么类型的文字都写,好在副刊的编辑不弃,所以很多稿件被采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磨砺,在报刊上发表的练笔文章估计有百多篇了,看着自己的文字,感觉文字水平与往昔相比大有长进。
    于是,在2006年仲秋时节一个深夜,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流血的后宫》。经过约莫一年时间的挑灯夜战,一部长达38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终于脱稿。余下的事情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就是这部小说的出版。前一本书的出版与己无关,是出版社与编者的合作,我们负责撰写、交稿,然后拿稿费,以后就没我什么事了,所以以前对出版书籍之类的事情懵懂无知。现在必须亲自与出版社打交道了,于是,通过网络、电话等一切现代通讯手段找出版社、找编辑,联系的结果不禁使人大为失望。要么人家不愿出书,要么需要自费出版,让出版社替作者承担市场风险几无可能,河南一家出版社的主编讲的更绝:“现在就是曹雪芹来找咱们出书,也得自己掏腰包自费出版!”。我并不反对自费出书,但这与我那“宏大目标”相去甚远,我所期望的是出版社主动列入出版计划,那才更有意义。在几乎找遍了全国所有能联系上的出版社后,终于得到时代文艺出版社的青睐。张四季社长亲自策划,将小说定名为《流血的后宫》,并确定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度重点出版书目。
    就在为《流血的后宫》疲于奔命之际,我开始了另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后——赵姬》的创作,这本小说以战国时代为背景,以秦赵两国百年夙怨为线索,反映战乱纷纭中统治阶层的权力角逐与感情、爱情相互交织的小说,全书长达60余万字。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伏案疾书”,小说杀青。起初以为有了前次出版的经历,这部小说推向市场该顺利的多,况且,众多网站转载了其中一些章节,搜狐读书更是为这部小说首次开辟了评论专区,不少名家加以点评。但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联系出版一如往昔,答复也大同小异。其间北京、东北和湖南的三家出版社先后表示愿意出版,有的已到了三审环节,但不知何故,却都没有开花结果。磨蹭了两年时间之后,时代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合作,才使这部小说正式出版。
    文学之路上的波波折折,有时使我陷入沉思,当今时代浮躁多余沉稳,在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之下,文学呈现凋敝之势,出版界几乎万马齐喑,如果单纯从经济回报而言,有几个文学工作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能够静下心来在文学的坎途上茕茕前行?我想,这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呼唤,饭食、衣衫、车船、住宅等等,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人们更需要对精神世界的慰籍。文学犹如心底的一股泉,当这股泉水汩汩而出流遍周身时,心灵得到宁静的快乐,越是在浮躁的时代,这份宁静愈加难得,在这份宁静中,我可以从容闲适地思考、咀嚼、畅想,可以回味人生,审视社会,洞察人世间的一切人、一切事。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或许这就是我热爱文学、坚持创作的理由。在这条道路上,我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也没有得到多少支持、喝彩和赞赏,但是,却可以远离喧嚣和浮躁,走近另外一个宁静的世界,寻求到心灵的皈依。所以至今我仍然在追求着自己的文学梦,虽不瑰丽却足够温馨,我仍然不停歇地去品读、去撰写、去创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自己的酸甜苦辣,写出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领悟和解答……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