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今年的商标质押盘活了我们的‘金字招牌’,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记者昨日在莆田瑞茗阁商贸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负责人的感叹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城厢区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该公司成功通过商标质押获得泉州银行10万元授信融资,实现了莆田市近年来商标质押融资 “零的突破”,也为中小微企业将 “无形资产” 转化为“有形资产”开启全新探索。 “金字招牌”变现,首笔融资解燃眉之急 莆田瑞茗阁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批发业为主的电商小微企业,手握 “赛诺枫” 等品牌商标,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市场扩张带来的资金缺口,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此次商标质押融资的成功落地,恰似一场 “及时雨”,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更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力量。这笔融资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监局主动作为,搭建银企对接桥梁 长期以来,众多莆田中小微企业虽拥有优质品牌和商标,却难以将 “知产” 高效转化为 “资产”。城厢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把握企业痛点,主动出击。一方面,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精准摸排融资需求,挖掘企业商标价值,积极引导企业树立 “知产变资产” 的理念;另一方面,主动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力协调解决融资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打通关键堵点。近年来,该局已成功引导 20 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 2 亿元,获得政府贴息 102.5 万元,而此次商标质押融资更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例。 “破冰”意义深远,探索可复制“城厢模式” “首例质押融资的成功‘破冰’,为后续其他中小微企业盘活‘无形资产’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城厢区市场监管局长李德奋向记者介绍。此次成功是该局落实知识产权强区战略、深化 “放管服”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成果。它充分证明,在政策精准引导与部门高效服务的双重推动下,企业的“知产” 完全能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 “资产”。此次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可借鉴的 “城厢模式”。未来,城厢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优化服务,助力更多企业利用商标权、专利权等 “沉睡” 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释放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