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平生之幸邻此园
【发布日期:2025-08-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曾元沧】

  我与公园有缘。这不,现如今的寓所跟上海中山公园近在咫尺,一年四季气息相通。

  往回唠叨唠叨个事吧,不无因果意味。定居这里之前,我去过一次深圳,参加特区成立10周年庆典。活动间歇,尽地主之谊的同行友人领着我游览了位于其南山区的中山公园。这是个融热带园林风光和纪念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孙中山元素于一体的公园,历史悠久,是深圳的标志性景观。

  同行相告,这公园在为数众多的各地中山公园里不算大,最大的中山公园在湖北荆州,但眼前的孙中山塑像则是所有中山公园里最大的……

       事后,我从上海“新闻圈”跑旅游条线的资深记者那边获悉:世界范围内,以名人命名的纪念公园,中山公园数量最多。民国时期共有267座。虽经历史的浪淘风簸,至今世界上仍有近百座中山公园。其间大陆51座、台湾地区16座、香港2座、澳门1座。国外有5座,分别为美国夏威夷2座、加拿大2座、日本千叶寺1座。为此,曾经有人建议向联合国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也许是沾到了对外开放窗口深圳欣欣向荣之喜气,没过多久,我就有了易居的机会,并选择了与上海中山公园为邻——寸心自知,这个决定里边,有着深圳中山公园的美丽影姿在晃动。

  有幸啊!本人故乡小村名号“园头”,而中山公园不也是园之头么?我喜欢此园,实实在在的那种喜欢。

  早晨,它是我养眼的眺望绿;下午,它是我步行的好去处。有兴致的话,夜间还可一往,接受清风洗心涤肺,领略互递笑脸的各式灯火,接听草地里蛐蛐的轻唱和树林上宿鸟扇翅的细响……

       我还想将自己的喜欢“传”给别人呢。凡是故乡来沪的亲朋好友,我都会带他们去中山公园走走看看……

       应该帮邻居报一下“家门”了。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公园林林总总已超过900座。我的邻居中山公园不在大号公园之列。但是,其资格仅次于外滩的黄浦公园(曾因牌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而激起举国民愤)和雁荡路上的复兴公园。它们都是由洋人建造的。上海中山公园原名兆丰公园,20世纪初年由英国人兆丰所造,以英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吸收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中西合璧,风格独特,当时在上海公园中最负盛名。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44年兆丰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是上海原有景观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全园大小不等的景点多达一百二十余处。

  公园巧于布局。以南面的正大门为参照,3个拉开距离的大草坪形成一个“倒品字”,3草坪不远处各设立一个亭,诗意的名字分别为樱花亭、牡丹亭和春在亭。每个亭都有装不下的故事,囿于篇幅,不展开。

  公园里还有两湖两山。大湖辟为游艇码头,小湖以观赏石林景色为主。多说说山吧,我喜欢,山就是我家乡,小时候就常常攀爬,还去山顶寺庙里烧香叩头呢。

  这是两座人造山,一座倚南,一座靠西,两山之间有段距离。树木葱茏,各有气象。靠西的那座山,上边修了一个羽毛球场,地面开辟了环山健身步道。我是积极的响应者,有时候下雨天还撑着伞乐此不疲地行走……

       公园环境优美靠的是“管理出效益”,是员工们勤恳认真才成就的。古树名木都编了号,予以特别“照料”。园里有华东地区最年长最高大的梧桐树,150岁了。园里有成片的银杏树,50多株中有9株属于挂牌保护的古银杏。我看到,不少古树名木身上都写着认养人或认养单位的名字。原来,园方在管理中引进了社会力量。

  公园当家人不断前行,锐意创新,用场景和生态让公园的吸引力“发酵”。那是一个星期天,我正从公园一棵大树旁边路过,亲眼看到一幕情景:有个人手里拿着食物,一边不停地抖动,一边叽叽咕咕地向着树上发出呼叫,一会会工夫,但见5只松鼠从不同树枝上欢跳着下来领食。一问方知,他是这棵大树的认养人。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细到什么程度,这里的生态好到什么程度。

  人们用不同的话语给上海中山公园定义:有人说,它是历史记忆与现代景观的结合体;有人说,它是中西方公园文化交融的典型案例;有人说,它是上海市中心具有氧吧功能的城市绿洲;有人说,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等等。不同定义,一片叫好声!

  我的定义是:上海中山公园是一个让人高效“想心事”的场所。我有多年体会,在园内找个僻静处,躲开干扰,可以一门心思写想写的东西。我的许多文章,包括《江南最忆是金海》(写江南造船厂厂长黄金海)、《骄傲!浩瀚太空有颗以莆田人命名的小行星》(写桥梁大师林元培)(这两位是莆田在沪实业界的标杆人物),以及抒情自己的文章《两地相思 一味乡愁》,还有写家乡的文章《溪声里的木兰花》等,都是在公园里完成的……

       我的邻居中山公园让人长了不少见识。本来我只知道法国梧桐,在上海马路两边太阳底下排成行,其实还有英国梧桐和美国梧桐。英桐为法桐与美桐的杂交种——树的标牌上写得明明白白,不含糊。有一种花,长在狭窄的曲径两边,不多,但出落得干净好看,可就是叫不上芳名,发照片向许多人包括莆田老家亲友打听,都摇头说不知。后来,一位群友告诉我,佛经中视其为天上之花,也叫“彼岸花”。花与叶永不相见。花开一千年,叶落一千年……《上海诗人》主编季振邦先生听到“彼岸花”,连声叫好。

  公园里有参天树林,也有匍地花草,难计其数,想更多地结识它们,还需费时来回读。只要得闲,乐在其中。

  这里要对来自洛阳的牡丹说声抱歉。2010年,洛阳市政府与上海长宁区结为友好城区,你们50种精品牡丹,作为光荣使者来到了归属于长宁区的中山公园,使公园的牡丹种类达到了历史之最,牡丹成了中山公园花卉中的主流审美符号。上海别的公园没有这个“待遇”。你们是国字号之花呀,每年盼得春风臻,花开时节动申城,而我对牡丹的知识远远不足以撑起更大的篇幅,只给了你们百把字的平铺直叙,没有让一朵花儿露脸,真是怠慢你们啰。

  应该提及的还有一物一人。先说物:在“倒品字”3个大草坪左上角那个草坪南边,有座月季园,园中有个“四不像”雕像(该公园的首批雕塑作品之一)。这是西方模式的四不像,创作版本来自于英国。原来,日常用语中说某人或某事“四不像”的出处就在这里!再说人:何人?波兰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其铜质雕像高高矗立在“倒品字”3个大草坪右上角那个草坪上。旁边有块牌子,上书:波兰上海肖邦纪念像筹建委员会  赠予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因之,全园所有的挂物架都设计成了五线谱形状。经常看到有人向肖邦像深度鞠躬行礼,必定是大师的中国粉丝吧,足见其非凡魅力。

  流连于斯,彳亍于草坪,耳畔仿佛响起音乐大师《降E大调夜曲0P·9N0·2》钢琴独奏的声音,随风飘荡,去了又回……

       噫吁嚱,写着写着,我越发觉得,这中山公园,我的好邻居,是属于世界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