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吴林玉 通讯员 官元发 林一群 林智毅)为深入贯彻政务服务改革精神,落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理念,8月14日,莆田市首例跨区非现场治超案件成功实现“家门口办结”。这是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在优化执法服务、便利群众办事上的又一创新实践,受到当事人好评。 日前,一辆车籍地与车主居住地均在城厢区的货车闽B5**27,行驶至秀屿区东庄治超点位时,经路面动态称重仪检测,显示存在超限违法行为。车货总质量达40.94吨,超过标准限值9.94吨,超限率为32.08%,涉嫌违法超限运输。按照以往流程,当事人需前往秀屿区交通运输执法机构接受处理,不仅耗费时间,还增加了往返成本。 为切实便利车主,积极落实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的“超限车辆移交车籍地处罚”的工作制度,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城厢大队与秀屿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迅速启动跨区协作机制。双方密切配合,依据法律法规,对案件违法信息传递、处罚流程衔接等环节进行高效联动。城厢大队主动与当事人对接,告知其可在“家门口”的城厢区执法机构办理处罚事宜。当事人确认其该趟次的违法超限行为,并表示愿意在车籍地接受处理。城厢大队通过电话沟通,详细讲解处理流程及所需材料,让当事人少跑腿、好办事。 最终,当事人在城厢大队顺利办结该起超限运输违法行为的处罚手续。“以前要跑到秀屿去处理,来回折腾太麻烦。现在在城厢就能办,真的方便太多了!”当事人对这种便捷的处理方式赞不绝口。 此次跨区非现场治超案件“家门口办结”,是莆田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推出的重要便民服务举措。它有效打破区域限制,避免了当事人“两头跑”的困扰,既彰显了执法的刚性力度,又传递了服务的柔性温度。下一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城厢大队将持续深化此类便民举措,不断优化执法服务模式,在执法监管深度、便民服务广度、为民服务温度上同步提升,真正把“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为打造更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环境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