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12.4 万志愿者的脚步踏遍仙游的每条街巷,当 170 万小时的服务时长凝聚成民生温度,这座县城的文明底色正被 “志愿红” 悄然改写。仙游的实践告诉我们,志愿服务从来不是孤立的 “好人好事”,而是社会治理的凝心聚力。 从 “暖‘新’驿站” 的一杯热饭,到 “三和小区” 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以 “小切口” 解决 “大民生”。全国道德模范的精神传承、“333” 体系的机制创新,更让这份温暖从 “偶然善举” 变成 “常态风景”。仙游的探索证明:当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与城市发展共振,就能从 “活动型” 升级为 “治理型”,让文明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可感可触的生活日常。 从 “一碗面温暖一座城” 到 “治理型志愿服务” 的跨越,仙游用实践说明:志愿服务不是 “额外负担”,而是激活社会活力的 “催化剂”。当爱心有机制护航、善意有平台落地,就能真正实现 “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让 “志愿红” 成为城市最动人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