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一座名为“德濠智造谷”的现代化产业园正悄然崛起。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更承载着留住人心、孵化梦想的愿景。近日,记者深入园区,与德濠集团创始人陈建静畅谈,揭开这片智造热土的魅力密码。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德濠集团。 陈建静:德濠根植于温州,早期是以房地产为主业,曾经做到温州龙头,也进入过全国百强。到了2014年,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毅然决定转型,专注于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在全国40多个城市投资建设了超过70个产业园区,也入选了“中国产业园区30强”。 记者:涵江德濠智造谷项目是如何落地的? 陈建静:最初我们是比较被动的角色,是涵江区的领导主动到温州来招商。他们的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驻扎在温州和我们深入交流。在沟通中,我们发现双方的理念非常契合,就萌生了到莆田“试试看”的想法。我儿子先去涵江考察了一圈,回来就给我打电话,说那边的投资环境很不错,建议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当时我正在西班牙度假,接到电话后,马上中断行程飞回国,直奔涵江。实地考察后,很快我们就拍板定下了这个投资项目。 记者:涵江德濠智造谷的体量和战略定位是怎样的? 陈建静:项目规划占地274亩,总投资35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我们重点聚焦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轻工制造这几个领域,目标是引进150家以上的优质企业。我们对这个园区的定位很高,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产业园区4.0”的标杆。不光是厂房建得整齐、精致,在配套上我们也力求做到全省园区里数一数二的水平。招商策略上,特别注重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 记者:您认为涵江德濠智造谷在激烈的园区竞争中,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陈建静:我觉得核心优势有两点:设计和速度。我们在设计前做了大量调研,走访了很多潜在客户。发现莆田的企业家普遍偏爱独门独院、带庭院的厂房,尤其是一些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领域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对技术保密有要求,更需要独立的空间。所以我们创新性地设计了L型、U型、一字型等多种独栋厂房,面积从1500平到1万平不等,都能满足“独门独院”的需求。另外,我们采用了3.5层的立体厂房设计,把容积率提升到了2.0,这比传统厂房提高了40%,大大提升了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建设快:涵江项目是我唯一全程深度参与投资过程的一个项目。为了确保进度,我们专门从浙江带来了精干的施工团队。这种模式下,效率非常高,一期首批次的8栋厂房提前了整整2个月交付!有个客户原本只买了一栋,出差回来看到我们建得这么快、这么好,马上又追加了一栋。 记者:您如何看待涵江智造谷未来的招商前景? 陈建静:我非常看好。我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让中小企业拥有自己的优质资产(厂房),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经营稳定性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如果企业长期租用厂房,可能连装修都不愿大投入,更别说添置新生产线、扩大产能了,场地束缚了发展手脚。涵江智造谷的厂房拥有50年的独立产权,这正是很多中小企业梦寐以求的“恒产”,同时也能省去长期租金的成本。目前签约企业已超过20家,招商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拥有资产和专业园区的重要性,我们的招商会迎来更大的突破。 记者:您在莆田投资过程中,对这里的营商环境有何直观感受? 陈建静:莆田从上到下,弥漫着一种真诚的亲商、重商氛围,对企业家非常尊重。我体会最深的是,这里的服务没有私心,是真心实意为企业好。不是喊口号,是扎扎实实地干,他们甚至提出了“服务一张图”,把服务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让企业家能真正安心、放心。莆田各区县之间你追我赶的发展氛围也很浓,有时候为了敲定一个项目的细节,领导们连夜开会讨论。我们在城厢区的一个项目,从提出想法到正式签约,只用了三天时间。现在全国都在“抢”企业家,莆田不仅“抢人”,更在“抢速度”“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