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排骨有异味,这可咋整?”7月22日,市民林先生拨打12315投诉电话。从接诉到双方握手言和,短短数小时内,凤凰山市场监管所与霞林市场监管所接力联动,用专业与耐心为群众撑起 “消费保护伞”。 第一棒:跨区接力,不让投诉 “卡壳” 接到林先生关于某猪肉摊的投诉后,凤凰山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核查。然而,细心的执法人员发现,实际交易地点虽毗邻天九湾,却属顶墩市场范围,归霞林所管辖。两市场仅一桥之隔,地域相邻却分属不同辖区,若简单移交可能延误处理时机。 (纠纷调解中) “群众的事不能等!” 凤凰山所执法人员当即决定 “向前一步”,主动与霞林所取得联系,同步开展调查取证。他们现场固定证据,向摊主了解肉品来源,为后续调解打下扎实基础,用担当打破辖区壁垒,让投诉处理 “不脱节”。 经现场检查,该猪肉摊上已无肉品在售,摊主现场提供了营业执照、猪肉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合格证等材料,票证齐全,来源清楚。摊主提出猪肉来源清楚,票据齐全,没有责任,让林先生又急又气,调解陷入困境。 第二棒:法理相融,让调解 “有温度” 眼看双方因责任认定争执不下,临近中午仍僵持不下,霞林所执法人员接过调解 “接力棒”,将现场转移至所内调解室。“天气炎热,肉品保鲜难度大,哪怕票证齐全,也得对销售环节的质量负责。” 调解室里,执法人员拿出《食品安全法》条文,向摊主讲清经营责任,也向林先生分析异味可能产生的多种原因。 法理之外更有温度。执法人员耐心疏导双方情绪,既体谅林先生的维权诉求,也理解摊主的经营不易,让剑拔弩张的气氛逐渐缓和。 终章:握手言和,民生实事 “落地有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致沟通,摊主终于认识到自身在肉品储存环节的疏漏,当场向林先生诚恳致歉。林先生也被执法人员的敬业态度打动,主动放弃高额赔偿要求。最终,摊主全额退还购肉款并给予适当补偿,双方握手言和。 “本以为得跑好几趟,没想到他们连午休都顾不上,问题就解决了!” 拿着退款和补偿款,林先生感激地说。这场跨所联动的调解,不仅为群众化解了烦心事,更让消费者感受到市场监管的速度与温度,印证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的服务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