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前不久举行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探索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紧扣中央部署、落实全省要求,莆田立足本地实际,迅速行动,精准发力。 7月16日,莆田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暨基层社会治理现场会召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可见这场会规格之高、分量之重。与会同志现场看、现场学、现场评,进一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共同探索走具有莆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场会传递出什么信号?又蕴含着哪些深意? 看现场 互学互鉴 此次现场会内容实,既有实地观摩,又有乡村振兴“亮晒比”总评活动、主题交流等环节,更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 今年的现场会,都观摩了哪些点?据报道,与会同志实地观摩了秀屿区安民铺乡村记忆馆、石城环海公园、埭头镇综治中心、鲍鱼科技产业园,观看了全市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成果展。 秀屿区埭头镇石城环海公园,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 看乡村文化振兴——安民铺乡村记忆馆由原石城学校三层旧教学楼改造而成,分“谆谆嘱托、渔村启航”“渔村携手、共同富裕”“观会场旧址,悟振兴初心”三部分,展示渔村发展变化的生动故事。 看乡村产业振兴——石城环海公园集生态治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是秀屿区创新“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机制,以“企业捐建、公司+村集体、团队运营”推进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开园后,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 看产业项目支撑——秀屿区鲍鱼科技产业园是全国首个鲍鱼主题加工产业园区、莆田市首个专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是集海洋食品加工、冷链仓储、产品展示、技术研发、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海洋产品加工示范产业园。 看乡村治理水平——埭头镇综治中心通过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三个功能区,形成“常驻+轮驻+随驻”协同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个说法”。 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涵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维度。各领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千万工程”的莆田答卷写下新的注脚。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看得见”的现场观摩,形式很直观,印象很深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建议,看一看别人家好的做法,互学互鉴,拉高标杆,共同提升。 比亮点 启迪思路 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这场现场会既是阶段性成果的“检阅场”,更是新一轮攻坚的“动员会”。 此次现场会进行了乡村振兴“亮晒比”总评活动。从中可看到,各地都在发力,成绩可圈可点。 大数据云平台中心工作人员查看平台数据信息 其中,产业振兴至关重要。各地均把产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仙游县按照“十个有”思路,以“一园两业”为重点,加快构建有仙游特色的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荔城区探索集体土地入市、整村运营等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富民强村。城厢区推动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在片区内搭建“共富桂·同心圆”党建联合体,力促桂圆产业高质量发展。涵江区创新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65”专项行动,全区63个薄弱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50%。秀屿区实行“一村一策”,既抓南日鲍、海带等“国字号”提级,也抓虾米、手工面等“民字辈”壮大。湄洲党工委、管委会培育蒋山村、乌垞村、宫下村、莲池村等4个组团发展样板村,打造美丽乡村“好典型”。 盯目标、抓重点、探新路、求突破,各地比学赶超,合力奏响“和美莆田、共同富裕”奋进曲。 现场会上,乡镇、村(社区)干部轮番上台,展示运用“全市一张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成效。实践证明,“一张图”平台越来越好用、越来越实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明方向 激发动力 正如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在这次现场会上指出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找准短板弱项,明晰方向路径,“有管用的办法,有实现目标的章法”,全局在胸、通盘把握,切实把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得更深更实。 位于秀屿区鲍鱼科技产业园的一路鲜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通过此次现场会,互相交流,比学赶超,更明确了前进方向。比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产城人融合发展为方向,聚焦人的需求,激发产的潜能,释放城的活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以文化铸魂涵养新风正气,以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证…… 有了清晰的思路,还需要有务实的作风,凝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干!” 此次现场会,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场宣布了乡村振兴“亮晒比”总评活动激励措施,强化正向激励、鼓励担当,推动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鲜明导向,掀起新一轮比学赶超的热潮。 从“现场看”中汲取经验,在“现场学”中凝聚智慧,于“现场评”中明确方向——莆田以这场务实高效的现场会为契机,正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奋力绘就城乡共同繁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托起群众的和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