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番讲番𠶧
【发布日期:2025-07-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今贤】

    莆田话有表达“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意思的话,我根据读音,大概拟就“番讲番𠶧”这四个字。

  我试试看能不能讲通?

  “讲”和“𠶧”,都是“说”的意思。

  汉语里用来记录“说”这个“词”的“字”很多,除“说”之外,还有曰、云、道、白、言、谓、语、称、呼、唤等。

  按照莆田话最常用的读音,我以为记作“讲”,大概是普遍能接受的。

  “说”的另一个记字“𠶧”,却是少见而陌生的。

  莆仙戏曲《访友》中有一题【驻云飞】,唱道:“今见兄伊面,有乜话贪𠶧”(其中“乜”正字当作“么”,“贪”或“通”正字应为“堪”。讨论此略)似见汤显祖《牡丹亭》(或王实甫《西厢记》)剧本中也有用“𠶧”表示“言说”之义。

  经网搜,结果是这样的:

  西南官话“𠶧”,有“故意给人戴高帽子以讥笑人、戏弄人”的用法。

  由此可知,“𠶧”也是说的意思。

  从字面看,从“口”表义,右文“店”当然是表示读音的。这又与莆田话的口语很接近了。语言伴随民族的融合而交融,是否由推测莆田话的“𠶧”是从吸纳“西南官话”而来的。当然,莆田话吸纳他方语言的不唯此例。现在的普通话进入莆田话而成为“方言”的,也比比皆是。

  “讲”和“𠶧”都有言说、表述的意思,这一层暂且搁置。接下讨论“番”。

  番的第一个意思,可以与次、遍、轮、回、波、趟等近义,在特定语境中可以互相替换,也可以对举构词。如三番五次,几次三番,轮番上阵,十番锣鼓,“此番雁塔能题名,论功贤妻第一人”,等等。

  番的第二个意思是“本国之外的”,可以有外、胡、洋、夷、蛮,乃至代指方位词东、西、南、北等义。如北胡(狄),西戎(番),南蛮,东夷等。用在说话上,常见的有“胡说”,还有讲番话、番讲,蛮讲一下。莆田话独特,夷讲可以叠写成“夷讲讲”。

  但是,在莆田话中使用“番讲番𠶧”的“番”,肯定不能一概地理解为“外国人”,因为外国也是有好人、有坏人,还有友人同志的,比如,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们革命事业的白求恩同志,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大好人。

  还有一种过去人用的“王番”图案是“番子拄杖”,据说是荷兰制的银元?大面额的称“王番钱”,省称为“王番”,小面额当然就“番钱子”(铜钱)。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一分、二分、五分面额的硬币才叫“分钱子”。也有认“王番”或为“王关”,“关”指制行货币的机关。据说近代福建地方也曾发行“闽关”银元,但因人们忌讳“闽关”与“冥关”同音而不乐意使用,故不通行。

  “番讲番𠶧”似乎还指言行恶劣,如强词夺理、无中生有、栽赃诬陷、搬弄是非等,那么,由这种情况分析,这个“番”的意思和语用与明朝厂卫特务机关里“番役”或“番子”更接近。

  明朝厂(东、西厂,外厂)卫(锦衣卫,缇骑)特务机里官吏有档头、火头、校尉等名堂,番役、番子是其所隶属的最低一级的“干事”。他们的主要干事是“四出迹访”,寻觅案源,制造案件,“诓财挟仇”,通过“打桩”“窟穴”,增加“起数”,赚取“买起数”之金钱,以“榜治”“乾酢酒”,“打着问”“好生打着问”“好生着实打着问”等系列手段,实现绩效与报酬挂钩最大化。所以,番子嘴讲番子话、番讲番𠶧是不能听的,并且是极其可怕的。

  吴晗在《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一文概括指出:“厂与卫成为皇帝私人的特权侦探机关……层层缉伺,层层作恶,人人自疑,人人自危,造成了政治恐怖。”在这“层层”的最底层“番子”,对恐怖政治的贡献至巨,“番讲番𠶧”,功莫大焉。

  有民俗文化专家认为,民间有关“地府阴司十殿阎罗”的绘塑,是以明代监狱为蓝本,甚至局部是写真或“实拍”的。

  假定我们日常所言“番子”来源于明代的厂、卫之说成立,那么莆田话中还有二语则顺成章与之关联,一是“档头”,二是“乾酢酒”。

  “档头”,档头是番子的直接上级,正式称呼为役长。“役长曰档头,帽上锐,衣青素裤褶,系小绦,白皮靴,专主伺察。”这个档头,在莆田话中可能讹作“顿头”?常言“有顿头无顿头”,“大顿头”,当为“档头”。如此尊容,在戏剧中、宫庙壁画上,或有所见。

  如果有人认是“顿头”,是来源于枪炮发射产生的“后座力”现象。我认为也行,说着顺口就好。

  “档头”之下,“番子数人为干事”,番子“得一阴事,由之以密白于档头,档头视其事大小先予之金,……既得事,帅番子至所犯家,番子即突入执讯之……贿如数径去,稍不如意,榜治之名曰乾酢酒,亦曰搬罾儿,痛楚十倍官刑,且授意使牵有力者,有力者予多金即无事,或靳不予,予不足,立闻上,下镇抚司狱,立死矣。”

  “乾酢酒”,或即莆田话省语又讹变为“夹榨”?乾,干燥;酢,醋之酸苦;酒,酒精浓烈刺激。连起来形容酷刑难以禁受。

  “榜治”,不知其详。但“榜”若联系藏药“榜那”,又名铁棒锤,大毒。或“榜”为摇船器具,再与治疗、调治、管治组词,则可以理解为刑讯逼供、屈打成招,诈供取证、锻炼成狱了。

  那么,“榜治名曰乾酢酒”的意思就能“猜”个八九分了。

  帅、率相通,都是在前面带领、引导的意思。据此音、义综合考量,莆田话的“迎亲”,大约是可以写作“帅新妇”或“率新妇”的。

  靳,小气,吝啬,与慷慨义相反。莆田话有一语正合此义,或作“刻靳”,刻薄、苛刻、奚刻,但不作“克”。

  以上所“辩零”,或者有人认为是“蛮讲蛮𠶧”,“夷讲讲”,我能接受。

  从莆田话的实际考察,还有一个音如“除“的和讲、𠶧组词,但从词义分析,不应该是去除、排除、除外的“除”,更不可能是阶除、庭除的“除”,似乎更像是糊涂的“涂”发生音变的结果?暂且以糊涂的“涂”来举例组词:涂讲涂𠶧、涂讲七𠶧、涂讲八𠶧、涂讲七十九𠶧、涂讲八十九𠶧,还有骚讲七𠶧、骚讲八𠶧、骚讲二十一𠶧、骚讲二十七𠶧,等等。

  但我可以向“卓真人”或“小五哥”保证,我没有,也不会“番讲番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