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木兰溪畔新路起 万径通衢绘振兴图景
【发布日期:2025-07-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洞见莆田】

       7月9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就“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示范”作出部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莆田奋力作答。其中,莆田以构筑外通内畅、转换高效、区间融合的城乡路网新格局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深耕“城乡建设”这篇大文章,为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铺就“快车道”。

      7月8日,位于莆田木兰溪南岸的湖滨南路正式竣工通车。作为木兰溪两岸“两横六纵”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的开通不仅推动了木兰溪南岸交通路网的再次升级,更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注入新动能,以“一路畅通”带来“全局添彩”。


路网升级:

架起区域互联“黄金车道”

微信图片_20250715154832.jpg

湖滨南路

        新开通的湖滨南路全长3.1公里,东起天妃路,西至城港大道,是木兰溪南岸东西向交通主干道。道路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

       湖滨南路开通,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沿线群众。湖滨南路进一步破解木兰溪南岸的交通瓶颈,将沿线的新度镇郑坂村、东坝村、南梧塘村和镇海街道步云村等纳入中心城区“10分钟生活圈”。当地群众前往中心城区的出行时间缩短约40%。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将湖滨南路称为“莆田二环”。湖滨南路与八二一街南伸工程(延寿街至壶公路)“一横一纵”共同串联起新度镇、黄石镇、莆田一中新度校区等重点区域。

       眼下,湖滨南路、木兰大道一期、城港大道、八二一街、天妃路等组成的路网,构成了木兰溪两岸快捷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主干路网结构,提升木兰溪南岸与其他区域的通达性。


蓄势谋变:

铺就城乡互通“发展坦途”

微信图片_20250715154838.jpg

莆田八二一街永嘉街二期施工现场

        交通路网,是一个区域发展和腾飞的关键支撑。翻开莆田交通地图,木兰溪两岸“两横六纵”路网格局清晰可见,成为城市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莆田市历年来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中,路网建设和道路更新都是一项重要内容。

       据媒体报道,去年以来,莆田实施4个“2024年普通国省道路况提升攻坚项目”,改造次差路段路面41公里。项目涉及G356线仙游斜尾村至宝峰村,G324线涵江海星村至埭里村,S310线涵江霞洋村至黄洋村,S211线涵江庄边村至狮亭村及萩芦镇崇圣村至双亭村等路段。

        这些国省道路是串联城乡的“动脉”,承载着交通功能,还兼具旅游价值。改造后,“白改黑”的全新道路,为区域协调发展、城乡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目前,八二一街永嘉街二期瞄准9月1日通车的目标正在加快建设,国道G228线的多个路段改造工程施工正酣……莆田多条跨县区道路建设正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互联互通能力,激发城市发展潜能。

产业聚变:

延伸经济半径“活力引擎”

微信图片_20250715154842.jpg

新度镇着力完善交通路网体系

        路通了,车流量就多了,人气自然也旺了。可以欣喜地看到,莆田城乡交通网络的变化,带来了时空重组、产业集聚、乡村振兴等领域的“乘数效应”。

       湖滨南路通车后,新度镇的区位优势凸显:物流成本降低、人才往来便捷,直接为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当地政府也摩拳擦掌,计划依托这条道路,重点发展鞋服商贸物流产业,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将为沿线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从更大范围来看,木兰溪两岸“两横六纵”路网体系全面形成后,一方面,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医疗资源通过便捷交通更快地向木兰溪南岸辐射。另一方面,崛起的木兰溪南岸,将有效链接中心城区与沿海各大港区,一条“港产城融合”的产业带、经济带加速成型,为城市能级跃升提供坚实支撑,推动区域从“交通节点”向“经济增长极”跨越。

        湖滨南路的通车,是莆田以交通攻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交通动脉的联通、延伸,莆田必将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更多“路通业兴、城美民富”的新故事。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