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莆田鞋图形” 集体商标带动 15家企业品牌升级,当40项标准修订为产业筑牢品质防线,荔城区市场监管局的创新实践,撕开了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切口。监管不是“紧箍咒”,而是“导航仪”——既以知识产权保护斩断仿冒根须,让集体商标成为区域品牌的 “金名片”;又用标准体系构建打通产业链堵点,使检测服务化作企业降本增效的“助推器”。 900余项专利的背后,是监管服务与产业创新的同频共振,这种“寓管于服”的智慧,正让鞋服产业从“规模扩张”的老路,迈向“质效双升”的新途。 荔城区的实践揭开了一个产业升级的真相:高质量发展不能只靠企业 “单打独斗”,更需监管部门搭建 “热带雨林式”生态。从 “1+N”品牌体系让集体商标与企业自主品牌共生共荣,到 “质量融资增信” 让无形资产变为发展资本,监管服务已超越简单的政策扶持,升维为全链条生态培育。 当16亿双鞋的产量淬炼出1500 亿元产值,当产业链从“不完善”走向 “协同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双鞋的品质跃迁,更是监管服务与产业动能深度耦合的生动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