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仰恩大学人文学院“莆韵寻遗社”暑期实践队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以“莆遗寻光,青春履迹”为主题,深入我市城厢区、荔城区探索莆仙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起源于唐代的木偶戏,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沉淀与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观赏了精彩的莆仙戏演出。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以精湛的唱念做打技艺,生动展现莆仙戏的深厚文化底蕴,令台下观众陶醉其中。 演出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热情地向演员老师们请教莆仙戏的唱作技巧,从“云手”到“碎步”,从“神态”到“唱腔”,老师们一招一式地耐心示范,队员们受益匪浅。在与艺人们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坚定了传承莆仙戏这一非遗文化的信念。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莆仙戏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他们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秉持初心,以实际行动为莆仙戏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这颗非遗明珠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