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青春力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日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金小狮”智启莆乡实践队走进莆田市工艺美术城,开展以“非遗传承·匠心筑梦”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穿梭于木雕工坊、采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雕刻技艺等形式,探寻莆田木雕的千年传承,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将青春智慧融入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 实践队首站来到了莆田市工艺美术城小刀会艺雕阁,在木雕非遗工匠朱钰华的带领下,近距离领略莆田木雕的艺术魅力。当亲眼看到“精微透雕”的绝技时,队员们深受震撼——匠人仅凭手中不起眼的刻刀,便能在薄木片上雕琢出层次分明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传统工艺的精妙令人叹服。 随后,在莆田木雕非遗传承人颜风腾的引导下前往木雕工坊,队员观摩莆田木雕的制作全过程。“木雕不只是手上的功夫,更是心灵上的修行。”颜风腾大师向队员们分享道,“运刀时需要兼顾稳、准、柔,力度稍偏,整块木料就可能前功尽弃。”队员们尝试了基础的浮雕雕刻,切身感受到传统工艺对精度的严苛要求与传承的艰辛不易。 如何让古老的手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实践队将目光投向了数字技术。为帮助莆田木雕艺人拓宽销售路径,实践队精心策划了“非遗木雕·匠心传承”直播专场。队员们提前一周对接非遗工坊,精心挑选了5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木雕作品,涵盖传统佛像、花鸟摆件、文创小件等多个品类,并邀请非遗传承人亲临直播间,讲解作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屏幕前的观众足不出户便能感受到莆田木雕的魅力。(陈弘力 陈俊峰) |